问答 百科手机端

为何说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填补了20世纪狂草史空白?

2020-12-08 17:18

一,什么是引碑入草?

在中国的书坛上,历来有两大体系,一是碑派,一是帖派。近代许多人要将两派融合,即碑帖结合,但难度相当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志敏先生经过多年探索,把魏碑的关键笔法和特点融入狂草之中,使狂草的笔画更具骨力,章法更有气势。这是自张旭怀素开创的连绵体狂草以来一种风格全新的体式,因此填补了二十世纪中国狂草史的一项空白。这种把魏碑的关键笔法和特点融入狂草的做法就是引碑入草。

二,为什么说李志敏先生开创的引碑入草填补了二十世纪中国狂草史的空白,它的独道之处在哪里?

一是,在笔法上融入了魏碑方圆起笔的用笔方法,並将许多弧度变成了锐角,此外还用"化线为点"的笔法增加线条的力度。"化线为点"就是将线条的两端顿笔,中间飞白,这样就将一条线变成了无数大小不一不规则的点,大大增加了点画的力度。这些用笔方法就使以往平滑的线条变化多端,从而使流畅的狂草变得跌宕起伏,多彩多姿。

二是结体上由"以形取势"为“以势带形”。传统草书的结体方法是根据字形来确定结体的走势,引碑入草后却是依据气势的走向组织结构,这就便于实现空间的随意性摆布,也就更能展示魏碑的气势和风骨。

三是在章法上打破了传统单一取势的做法,将传统以“字连"为主的取势方法变为以“体连”和“势连"为主。同时辅以"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的字态,加强了对比呼应。

四是墨法上吸收了魏碑的饱墨入纸的特点,饱墨入笔,枯笔连绵,纵横使转,大浓大枯。有时一笔下来连绵十几个字,这是狂草史上的奇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