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女皇武则天?女皇武则天是怎样的人?

2020-10-26综合
女皇武则天,是一个极具历史魅力,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的功过是非一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历史去评说。 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是唐朝开国功臣,洛阳丞武华之子武士彟的次女。她初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后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 武则天,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能够排除万难

女皇武则天,是一个极具历史魅力,似传奇而非传奇的历史人物。她的功过是非一如她给自己立下的那块“无字碑”一样,任由历史去评说。

对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初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是唐朝开国功臣,洛阳丞武华之子武士彟的次女。她初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妾,后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

武则天,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能够排除万难,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历史功绩,昭昭于世。宋庆龄曾对武则天做过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就笔者看来,这一评价是很恰当的。

武则天是怎样的人笼统地讲,武则天是个姿色娇艳、行事干练,善解人意,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具有雄才大略,定国安邦的奇女子,下面笔者就一一道来:

1、初入宫,受封“才人”

武则天自幼聪明,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贞观十一年, 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2、感业寺返宫,晋封为“昭仪”

贞观二十三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太宗九子李治唐高宗即位后,将武则天重召入官,晋封为“昭仪”。永徽六年,极受高宗宠幸的武则天,在内宫的斗争中稳操胜券,并日促高宗立己为后。

3、机智精明,登上皇后宝座

武则天机智精明,登上皇后宝座后,其“通文史,多权谋”的长处,得到长足的发挥和发展,使高宗对她宠爱有加。她亦利用皇后的身份,积极参与朝政。从永徽六年到显庆四年的五年时间里,她设法清除政敌,巩固和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和权力,扫除了她参政道路上的障碍。

4、从幕后走向前台,一朝“二圣”

由于则天武后处理政务有章有法,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同临紫 殿,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5、为称帝做准备

从上元元年),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正式称帝的16年中,武氏为当皇帝做了大量的长时间的准备,采取了多种有力有效的措施。

一是,在王位的继承上,武则天排除己异,将太子或杀或废,最后立四子李旦为帝,是睿宗。李旦昏庸无能之辈,在皇帝位上也是傀儡,处处受制于武则天。二是,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从传统上和舆论上打击和削弱一贯反对自己的士族官僚集团,扶植和依靠新兴的庶族地主阶级。这样使士族官僚不再有人仕做官的优越条件,也不能因出身豪贵而为所欲为。而对庶族出身的官员,也不再因门第贫贱而受耻受辱于人。修成的《姓氏录》再也看不到士族贵族的特权,原来连《氏族志》都不能列入的武氏,在《姓氏录》中,却定为姓氏的第一等。三是,变更官名,改东都洛阳为神都,为自己登位称帝,建立新秩序,迈出重要的一步。向举国表示自己大位一统至高无上的权力。武后的这些新政措施,很快遭到皇族李氏和许多士族官僚的反对。对于反对或造反者,武则天举兵讨伐,毫不手软,坚决镇压,在她的直接指挥下,这些叛乱很快平息。四是,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帝”。6、称帝后,充分显示了政治谋略和手段

如果说,武则天在称帝前三十余年参政执政的政治生涯中,已显示出惊人的政治谋略和手段。那么,在称帝之后的十余年中,则更充分地显示了她在用人、处事、治国等各个方面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气魄。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 武则天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她不计门第,不拘资格,一律量才使用。为 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比如,中唐名将郭子仪,就是“自武举异等出”。这样,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始终有一批“文似仁杰”,“武类休武”的能臣干将为其效命,有力地维护着武周的政权。重视农业生产 对于农业生产,武则天也非常重视。她说:“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务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人富”。她规定,能使“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升任;“为政苛滥,户口流移”的“轻者贬官,甚至非时解替”。这样,在她执政的年代里,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保护边关安宁 在抗击外来人侵,保护边境安宁,改善相邻各国的关系方面,武则天施政时期也做了很多努力。对吐蕃 贵族的入侵和骚扰,则天给予坚决的抵御和反击。之后,又在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防,打通了一度中断的通向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在她施政的年代里,坚持边军屯田的政策。武氏的这种大范围的长期屯田,对边区开发、减轻人民转输之劳,以及巩固边防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总之,在武则天掌权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有功有过。她重用酷吏,奖励告密,污吏横行,使不少文臣武将蒙受不白之冤;她放手选宫,使官僚集团急剧增大,官僚机构膨胀;她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耗费大量财资和劳力。这都不同程度影响和延缓了社会的进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这些错误和过失,毕竟是武则天政治生涯中的支流。一个“无字碑”,也许是武则天生前就料到了不知如何来评价自己,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那就让后人加以评说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果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致函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m.wendabaike.com/wiki/19111.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康熙王朝》里康熙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没有继位?

《康熙王朝》里康熙最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没有继位?

康熙的这九个儿子可以说是很优秀了,而这几个儿子呢,在当时又站成了四派,大阿哥是长子一个人是一派,四阿哥跟十三阿哥是一派,三阿哥是一派,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跟十四阿哥是一派,在这九个阿哥里面,其实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的几个阿哥都是很优秀的,可...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妲己和九尾狐,都不能被封神?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妲己和九尾狐,都不能被封神?

在《封神演义》中,很多伙伴都说是妲己毁了纣王的江山,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应该是千年九尾狐迷惑纣王,毁了纣王的江山。妲己和九尾狐,还是有区别的,妲己本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是大家闺秀,长得亭亭玉立,乖巧懂事。 只可惜被她父亲苏护给害了,苏护太...

写出史学巨著《后汉书》的大才子范晔,为何结局悲惨?

写出史学巨著《后汉书》的大才子范晔,为何结局悲惨?

范晔出身于显赫贵族官宦世家,范家在南北朝是大家族,曾祖是东晋安倍将军,武兴县侯,祖父是豫章太守、经学大家,父亲也是东晋明臣。 范晔智商极高,从小喜欢读书,不仅书读的好,而且还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才华横溢。 公元420年被宋文帝刘裕儿子...

《明朝那些事儿》中朱祁镇是不是被美化了?

《明朝那些事儿》中朱祁镇是不是被美化了?

先说结论:不仅美化了,而且隐瞒了事实,在对朱祁镇的评价上明月明显夹带了“私货”。 当年明月写到:“虽然他一生中干过很多蠢事、错事,但在我看来,他比那些雄才伟略的帝王们更像一个“人”。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评价朱祁镇的一生: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个...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乾隆明明知道和珅很贪,为什么在位的时间没有杀掉,而一直留用?

明太祖朱元璋,为打击贪官,在大明王朝掀起了血腥的“空印案”。为什么乾隆皇帝对超级贪官和珅,无动于衷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 粗识乾隆皇帝的为政措施 三少常常会想,当皇帝应该是很辛苦的,那么多的国家大事,如何能够有效地管理好,应该是做皇帝...

《三十六计》是孙武还是孙膑写的?

《三十六计》是孙武还是孙膑写的?

《三十六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如今,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那么,《三十六计》出自哪个朝代呢?作者又是谁,很多人不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三十六计》作者之谜。 据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王钧林教授介绍,现传《三十六计...

觉得妖猫传怎么样?

觉得妖猫传怎么样?

看完妖猫传,非常想去西安走一走。 妖猫传的小说原著者是日本作家梦枕貘,但是对于盛唐的描述,其实应该更为客观。毕竟自己写自己的历史,多少主观因素都是有的,但是日本很多作家都是非常喜欢盛唐,有盛唐情结的,为什么呢?那个时候的日本只是众多想要派人...

历史的第一罪人是慈禧,你同意吗?

历史的第一罪人是慈禧,你同意吗?

权衡着看,慈禧并不能称得上是国之罪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一个民族的家长作为。一个族长而已。她从来没有自称是全国人民的领袖。人民也没有把她视为自己的领导。因此,当八国联军攻打皇宫火烧圆明园的时候,百姓会去协助入侵者。皇宫也好圆明园也罢都是人家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究竟该怎么断句?如何解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究竟该怎么断句?如何解释?

正确的断句方法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后面是诏书的内容。 我们在看古装影视剧时,经常能看到一个太监装模作样地展开圣旨,扯着嗓子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其实,这是一个笑话,因为编剧导演不太懂如何正确断句。 很多人并不知道古代的文字资料是没有...

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王亚樵是什么结局?

“砰砰砰”几声枪响响彻夜空,一个男人应声倒在了血泊之中。凶手随后又上去补了几刀,确认死亡后,剥下脸皮,屁颠屁颠向主人报功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蒋介石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娘西匹,可算是死了”(自己想象的啊,具体说没说我也不知道) 这个人是...

廉颇的功绩有哪些?

廉颇的功绩有哪些?

谢邀。 一、生平简介 廉颇,战国时期赵国将领。惠文王时,将兵破齐、魏,歼敌立功,以勇猛善战闻名于诸侯。秦、赵为争上党,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大战。他统帅大军壁垒坚守,相持三年。赵王中秦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遭致惨败。 前251年,他打破燕军...

历史英雄有哪些?

历史英雄有哪些?

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应该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总司令,他们是最完美的三人组合,也是最坚强的领导核心。 他们三人历经艰辛磨难,不懈奋斗,把一盘散沙的中国,集合在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合在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答疑解惑:如果是扶苏做皇帝,秦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答疑解惑:如果是扶苏做皇帝,秦朝是不是就不会那么快灭亡?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苛政和滥用劳力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始皇死的时候,这种情况已经抑制不住了。所以就算是扶苏继位,最多也就是晚几年灭亡,他改变不了天下局势。 要想秦朝不灭亡,最起码要解决这两件秦朝自身的问题,还要有平叛的实力,但扶苏根本...

为什么朱元璋这么残暴,还能坐稳江山?

为什么朱元璋这么残暴,还能坐稳江山?

明太祖朱元璋近乎残暴的“重典治国”,非但没有像秦朝、隋朝那样出现“二世而亡”的局面,还使天下大治,元末濒临崩溃的社会环境得到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逐渐走上强盛之路,坐稳江山。其道理和秘密到底在哪里呢?“千古一帝”康熙也不禁对明太祖朱...

如何评价萧何?厉害在什么地方?

如何评价萧何?厉害在什么地方?

《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说道,刘备听了谋士徐庶的推荐,准备安排礼物,前往隆中寻访诸葛亮。正遇水镜先生司马徽前来拜望,便向司马徽打探:诸葛卧龙究竟是何人物? 司马徽说出了两句惊骇众人的品评: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

大秦帝国永远都是中国历史的学习榜样,你觉得呢?

大秦帝国永远都是中国历史的学习榜样,你觉得呢?

大秦帝国我也比较喜欢,虽然它存在的时间比较短,但它的功绩却远超别的时代,它是历朝历代的楷模,每代帝王几乎都沿用秦的制度,虽然商周都统一了天下,但他们的影响力远没有秦朝这么深远,始皇的这个称号也是实至名归,霸气却不失真实,非常合乎秦当时的情景...

历史上真的有唐僧这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唐僧这个人吗?

唐僧就是唐朝的玄奘和尚,俗名叫陈祎,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且确实取过经。不过,《西游记》中的唐僧和历史上的差别很大。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被唐太宗派往西天取经的,取经的主导者是唐太宗;而历史上真实的唐僧西天取经,纯属个人行为,并且是违背圣意的!...

锦衣夜行是褒还是贬?

锦衣夜行是褒还是贬?

锦衣夜行 是褒贬色彩需要依据具体语境而定。 【释义】: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夜里穿着华丽的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 荣华富贵 。 【语出】: 《史记·项羽本纪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典故】: 楚霸王项羽攻占...

满清末代皇帝溥仪是什么病因导致没有子嗣?

满清末代皇帝溥仪是什么病因导致没有子嗣?

溥仪是悲惨的一生,作为一个男人的难言之隐却被公诸于众,人所共知,甚至连身边的太监、宫女的都嘲笑他。 1996年,婉容的贴身太监孙耀庭爆出一个惊天大秘密:“溥仪是同性恋。随着这个惊天秘密的出现,关于溥仪的种种传闻如火山岩浆一样喷涌而出。 而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