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农村过年有哪些习俗?

2020-10-17 10:20

各地的过年,都有不同的习俗。在广西的农村,过年的节目也很丰富,回想起小时候在农村(桂南地区)过年,有十大风俗习惯最让我难以忘记。

一是包大粽。我的老家地处广西的桂南地区,过年有包大粽的习惯。每年的除夕之夜,吃过年夜饭后,母亲健在时,就拿起准备好的物料包大粽。我老家的大粽之所以大,是因为个头大,有2-3公斤重,一般包到深夜12点前,就可以下锅煮,煮了10个小时到第二天大年初二上午才出锅。家乡的大粽远近有名,不过现在已经有公司工厂化生产了。

二是做粉利。粉利是是广西传统小吃之一,是原生态的米制品,经过石磨磨成浆,然后经过手搓手捏成圆柱状,再蒸煮熟透而成。我的老家一般会在过年期间食用粉利,以讨大吉大利之意。而做粉利,一般就是大粽熟后,大约在大年初二或初三时做的。现在,粉利也可以机器生产了。

三是打芝麻饼。这是用米做成的饼,内馅是糖,饼面均撒芝麻而得名。打芝麻饼时,先是将面团摊薄成片,将馅放入包上搓成圆球,再用干净的木棒将圆球慢慢打扁打成园饼,撒上芝麻压粘就可以入锅煎了。做芝麻饼最好玩的就是打饼的时候,一下一下地打在面团上,下棒需均匀用力,间隔时间相近,打出来的饼才厚薄一样。打饼的声音响起,便是新年最好听的农家乐曲。

四是烧鞭炮。除夕夜,凌晨之时,23:55分左右,正是新旧年交替之时,在农村,家家户户都会起来点鞭炮。就是那几分钟时间,全村各家各户都仿佛约好似的,不约而同地点炮,炮声此起彼落,全村全镇都响起鞭炮声。有的大户人家舍得花钱,鞭炮声一直响上半小时,也不知道烧去了多少钱的鞭炮。小孩们一般这晚都会相互串门玩到大人起来点炮后,才带着倦意去睡。

五是初一拜先祖。为了讨个吉利,抢个早福,很多人家烧了鞭炮后,便在凌晨12点后第一时间备好茶水饼干水果之类的供品,到祖屋的老祠堂拜祖。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越是早拜祖,就越容易讨到好兆头。农村的老习俗如此,求个心安罢了。

六是初一讨红包。大年初一起床后,见到人,不管是家人还是外人,第一件事便是互相”恭喜“祝福新年。这时候,窜得最热闹的当数小孩。先是恭喜家里的父母、奶奶爷爷,拿了压岁红包后,就到隔壁家继续”恭喜“讨吉利,讨红包。一般的老人,也都会早早备有一元两元的红包赏给小孩。一圈下来,有的小孩竟然也拿了不少红包钱。这点钱,小孩大多可以自由支配,卖手枪,卖烟花,卖水果,最开心的还是小孩。

七是洗头过新年。这一个习俗,应该是过年前完成。在农村,老人传话下来说,女子一般过年后,要连续好几天不可以洗头。所以,全家所有的女人都会在新年到来前洗一次头,以新的面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这个习俗,倒没有针对男子,不知为什么。

八是初一不扫地。大凡除夕夜烧了鞭炮后,每家每户的大门外都是鞭炮纸满地,红红的,一地都是。老人说,这些废纸都表示着家庭的福禄,大年初一不可以马上打扫,任由其满地红。预示着新年的开门红。

九是初一不杀生。农村人大多讲究仁慈,虽然不个个信佛,但对生灵仍会有足够的敬畏。因此,大年初一的一天里,都不会杀生,并非多数吃素。如果一定要吃肉,只能是除夕夜留一些下来。初一的大街上一般也没有鱼肉卖,除了不杀生的原因,商贩也要休息过年。

十是串门走亲威。从初二开始,农村里便开始走亲戚,从这村到那村,从这垌到那垌,挑着大粽与芝麻饼,加上猪肉与面条,路上来往穿梭碰到的,基本上都是走亲威的人。而挑着的箩里,装的大粽从东家到西家,有时会挑了几天还是原来的那几个大粽,因为各个亲戚都不收大粽,或者,收了你家的又回礼给自家的你,反正大粽的个数不变。

农村过年的习俗还有很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已经成了儿时的记忆,但至今我仍想起那些过年的童趣与无忧。

欢迎关注”桂农通“,感谢您的点赞与支持。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