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眉山有什么传统技艺?

2021-04-09 11:56

仁寿抬工号子、丹棱唢呐、洪雅复兴耍锣鼓、青神竹编被四川申请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首抬工号子说“前辈古人把话讲,修建长城秦始皇,当数元老张抬匠,带出徒弟干这行。师傅传艺留世上,要学当年修城墙。”过去的仁寿,乡间小路崎岖不平,弯道多,路面窄,交通十分不便,运输全靠肩挑背磨,往往男抬女背,而重物靠一人无法搬移,就产生多人合作整体用力,

运用力学原理,通过工具将所抬物体的重量均匀分解到每个人肩上。后来由人发展到多人,乃至128 人的队形,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所抬之物重达吨,并把强体力劳动与民间歌谣结合起来,以喊号子统一行动,协调步伐,这就产生抬工号子。抬工技艺、抬工号子都是通过抬工的师带徒和口耳相传的形式,

一代代延续和发展下来。以前交通不便,抬石头修堰塘、房子都需要抬工,很多人就开始当抬工了。到现在,这些抬工里抬龄最小的也有几十年了,抬工这个职业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想挑战吗”。据介绍,这支进京的抬工队9人中有8人参加过修建黑龙滩水库。据说修建黑龙滩用300多万方条石可从仁寿连到北京一个来回,而这些条石全靠数万名抬工抬出来的。

2001年5月17日,仁寿县举办第四届枇杷节,9人都参加了由128人组成的抬工队,抬起长3.8米,宽 4.8米,重达2吨的平台,创下人数最多的抬工号子队基尼斯纪录。

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蜀蚕丛氏教民农桑起,青神先民就用竹编编“箕”养蚕。到唐代,张武率县民编竹篓填石拦“鸿化堰”提水灌溉农田,古县志载:“竹石垒者几多丈”,民间竹编篼、筐、篮普遍使用;到宋代,据传苏东坡在中岩书院读书时,就用王弗送的定情物“竹宫扇”纳凉;明代,县人余承勋进京考进士后任翰林院修撰,所用的竹丝书箱、膳食盒就很精美,现藏于“中国竹艺城”;到了清代光绪年间,青神的竹编艺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当时编的“宫扇”相当精美,被列为朝庭贡品,现有一把收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民国时县人将写有“抗战到底”的细竹丝斗笠用以慰劳抗日将士;新中国成立后,竹编工艺又发展创新到名人字画、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精美艺术品了。

随着养蚕业的迅速发展,青神成了当时“西南第二大丝市”、“蜀国的蚕文化中心”。

2000 年 5 月,青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

竹藤组织率20多个国家的专家前来考察,将青神定为了“国际竹手工艺培训基地”。目前已在印度、新加坡等8个国家开展培训,并接收了26个国家的学员到基地进行培训。

丹棱民间唢呐,是我国民间唢呐南派支系之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自清末由官传至民间,扎根民间,历经100多年的传承,现存曲牌《将军令》、《望娘调》、《步步高》、《小开门》等20余首。

清末民初,丹棱县双桥镇的李如松、中隆的雷汉中、杨场的伍龙庭、唐均等川剧团的唢呐吹奏师,开始在农村传授徒弟,为民间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演奏,演奏的曲牌多为川剧曲牌,如《将军令》、《水锣音》、《迎送调》等。一般一个唢呐小组两个吹,三个打,吹奏的唢呐为高、中、低音三种唢呐,有时配以二胡、笛子一起合奏,营造气氛。南派唢呐曲

调平和,悠扬婉转,具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复兴耍锣鼓,据《洪雅县志》记载,2200年前,秦始皇灭楚国后,设置严道县(严道故城即今日复兴村的大田坝),将楚王之族全部迁徙于严道县,楚王后裔被押送至此后,他们入乡随俗,与当地青衣羌人和睦共处,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并把先进的冶炼技术和文化传授给青衣羌人,与羌人一道共同开采铜矿,兴办铜厂。相传,楚人刚到严道县,不习惯这里的生活环境,常到瞭望台上眺望南方的故乡,以解思乡之愁,楚人为了纪念楚王,他们将这里的河流命名为王河,将严道县的南大门命名为复兴门,意为怀念楚王,准备重新复出,振兴民族,“复兴”由此而得名。

为了防止楚人暴动,隋朝开皇八年,严道县被撤销,大部份楚人、青衣

羌人又被迁徙到了雅安卢山、青衣县,只有少部分仍散居在今日复兴一带。能歌善舞的楚人被押送到严道县,由于没有带楚曲,也没有带响器,他们就用铜块打造了几件响器,根据山水、动物之音和记忆中的楚曲编写乐谱,敲打、说唱心中亡国离家的忧伤,立刻引起当地青衣羌人的共鸣。他们在劳作之余,自编自演,相互打唱,以此来表达各自的忧与愁,《白鱼子上滩》、《一、二、三》、《车车灯》等50余首“复兴响器”乐谱应运而生,后来逐步发展成为正式的民间交响乐。

在洪雅县瓦屋山下的复兴村,四周青山环抱,一条王河贯村而过。相传2200多年前,秦始皇灭楚国后,将楚王之族被全部押送到严道古城(今洪雅瓦屋山下复兴村一带),楚人到达严道后,他们将先进的冶炼铜矿技术和文化传授给当地青衣羌人,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楚人与青衣羌人相互团结融合,组建家庭,繁衍后代。楚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亡国痛,青衣羌人有着离家别乡之愁,劳作之余他们面对王河东逝水,百感交集,编写许多与生活相关的山歌,相互对唱诉说各自忧伤,楚羌两地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形成了既有楚歌韵味,又有羌人音色的羌风楚韵——瓦屋山山歌。

“瓦屋山山歌”是一种带哭腔的山歌,因为楚人和羌人有着亡国离家的共同命运,他们所创作的山歌或民歌都带有一种忧伤的哭声,听起来既有楚歌的韵味,又有羌人的音色。在唱法上,瓦屋山山歌有四种音调,“耶, 喂, 啊”均为山歌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常用字眼,“耶, 喂, 啊”都是哭腔较浓的声部,与川西北山歌(民歌)有很大的区别。有学者认为这是瓦屋山区特别是复兴村,独有的楚歌之一。

洪雅台会起源于唐朝时期的灯会、地会、庙会。据《掌故大辞典》及清嘉庆《洪雅县志》和现存于洪雅民俗台会博物馆的石刻记载,公元756 年,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入川,所带部分难民定居在了洪雅,长安的灯会习俗也随之传到洪雅,与当地民俗文化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洪雅台会。明清以后,为求城隍神保一方平安,遂于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七日举办城隍会,届时,各场镇竞相奉献自己最拿手的台会节目――“五月二十七,传城隍神诞,皆演剧,极为烦嚣”。当时,每年台会期间的物资交流十分丰盛,省内外的商贾都会云集洪雅。据保存在《洪雅民俗台会博物馆》的文物“壁山寺”碑刻记载,“每逢五月二十七日,商贾辐辏,货物云集自一日至十日方罢”。

“一年四季忙到头,观灯看会解忧愁”。1953年5月,洪雅县人民政府为

繁荣市场经济,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利用5月27日这一传统庙会,举办了为期7天的物资交流大会,把具有民间、民俗特色的“台会”、“灯会”、“龙舟会”、“抢鸭子”等文体活动结合进行,深受群众欢迎。

品禹音儿童国学,赏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儿童国学第一品牌,更多资讯请关注“禹音儿童国学”微信公众号。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