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汉尼拔为什么不进攻罗马城?

2021-01-05 03:37

谢邀!

1.汉尼拔在军事史上具有崇高地位被誉为“战略之父”,拿破仑甚至认为汉尼拔军事水平在亚历山大和凯撒之上,因为汉尼拔“单枪匹马”向古代世界最坚强的公民兵挑战。提出这个问题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公元前218年-前201年),汉尼拔军事上出其不意,翻过比利牛斯山,穿过高卢,翻越阿尔卑斯山突袭罗马共和国的意大利地区。

第二次布匿战争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2. 阿庇安在《罗马史》中三次提到汉尼拔对罗马城的威胁,尤以公元前216年坎尼大捷以后 , 汉尼拔兵威极盛之时机会最好。下文将逐条具体分析下汉尼拔为何不进攻罗马城:

一、根本原因是汉尼拔与罗马之间军事、政治上的悬殊差距。罗马是当时古代最强盛,政治 、军事基础最坚实的强大国家。

据波利比乌斯记载:当汉尼拔开始进攻的时候 , 罗马和盟军能拿武器战斗的总人数为步兵70余万, 骑兵7万,罗马城还留有一支随时可以参加任何战斗的后备军,共有步兵5万,骑兵3500人。据阿庇安记载:汉尼拔出征时带有步兵 9万 , 骑兵12000人;而通过半年跋涉到达意大利人数仅剩2万步兵,9000骑兵,尽管在高卢地区补充当地兵源2万人,但总数不超5万人。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汉尼拔所率领的迦太基军队与罗马差距明显。

罗马军队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二、罗马人军事指挥艺术的改进,采用了正确的持久战略。

随着罗马接二连三的失败,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许多城市和部落都背离罗马,向汉尼拔投降。 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宣布脱离罗马, 马其顿国王菲力五世也愿意与汉尼拔结盟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摧毁罗马的实力 , 罗马政府还有能力组织军队进行抵抗 。他们在战略上采取了 “持久战” 的方针 , 使孤军深入意大利半岛的汉尼拔久战不支。

早在特拉西美诺湖战役之后 , 罗马就起用足智多谋的费边为主帅, 负责与汉尼拔军 队的作战行动 。费边不打算与汉尼拔较量高下 , 决一死战 , 而是希望靠着充裕的时间、 金钱和兵力挫伤敌人不可一世的锐气 , 使这支资源贫乏、兵力不足的军队逐步损耗 , 直至衰竭 。

汉尼拔图像(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三、汉尼拔属于客场作战,罗马本土主场作战优势明显。

首先,罗马人可以利用对于地形和地理位置的熟悉对付汉尼拔。据阿庇安记载,公元前207年,汉尼拔的兄弟带着4万8千多步兵 8千多骑兵和15头战象组成的一支援军,由于不认识道路而被罗马人轻而易举地消灭了。

其次,罗马人虽然遭到伤亡,但他们可以得到不断的补充。在最初对罗马不利的前几年更是如此,例如在公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的第一年),当罗马人听到特利比亚河畔之役失败的消息后,立即 “在自己公民中征集了一支新军,和那些已经在波 河河畔的军队算在一起,共达十三个军团,他们从同盟者中召集的军队又两倍于这个数目”。因此,罗马人可以长期坚持对汉尼拔的战争。

最后,战争长期在罗马国土上进行,结果激起了罗马公民高度的牺牲精神和爱国热情。阿庇安记载,公元前211年,当汉尼拔兵临罗马城下时,虽然罗马陷入危机中,但 “他们还是做了在这种形势下所能做的一切。那些能够拿起武器的人守着城门,老人登上城墙,妇女和儿童运输石头和投射器,而那些田野中的人匆忙地集合起来,走入城市……到处是各方面互相鼓励的声音”。

第二次布匿战争前地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四、汉尼拔没有得到国内充分的支持,执掌迎太基国家大权的农业贵族奴隶主拒绝支特汉尼拔 , 更使得汉尼拔军处境维艰。

战争初期,汉尼拔在和罗马人交战中损失很大,请求迦太基人给予援助。但其政敌却嘲笑他说 “真不能理解,当汉尼拔说他正在打胜仗的时候,怎么还会请求援助”。

战争后期,在西班牙的新迦太基城被罗马人攻陷,意大利的第二大城市加普亚被罗马人收复,汉尼拔之弟哈士多路巴率领的援军在途中被罗马人消灭,战争出现危局时,抱有偏见和狭隘眼光的迦太基统治者,不仅看不到战争已对自己不利,相反却唯恐 “汉尼拔战胜罗马后会夺取迦太基政权,因而置危局于不顾” ,致使汉尼拔被困在意大利南部。

综上所述,对于深懂“见机行事”的“战略之父”汉尼拔来说,强行进攻罗马城无异于以卵击石。由于迦太基本身的实力不足以和罗马一决雌雄,再加上异地作战,罗马避其锋芒等因素,导致汉尼拔不得不做出在意大利长达16年之久而无法进攻罗马城的决策。“尽管汉尼拔最后失败了,但他是世界上最崇高的失败者”。

参考文献:《论布匿战争性质的转换》 刘自成;

《汉尼拔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杨俊明;

《战略之父——汉尼拔》 张晓校;

《试析“常胜”将军的失败》 陈德贤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