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李陵投降匈奴始末

2024-03-02 12:52

01

公元前99年。

这一年,汉武帝58岁。李广已经死了20年,霍去病死了18年,卫青死了7年。

这一年,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已经一年。

这一年之前,李陵还没有和匈奴正面硬刚过。他仅有的两次出兵,第一次是带领800骑兵,越过居延(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深入匈奴地区2000里,查看地形,没有遇到匈奴兵;几年之后第二次出兵,是率500轻骑西出敦煌,迎接征讨大宛返回的李广利。

与其他几位抗匈名将相比,李陵是真正的将门之后,先祖李信是秦朝名将;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李广再三要求出战,但在前线没有听从卫青的命令,私自带兵出发,却因为迷路没能参战,受责后愤而自杀。

李广的长子和次子均死于李广之前,三子李敢虽因战功被赐关内侯,但因父亲之死怨恨卫青,将其击伤,被霍去病所杀。

李陵是李广长子的遗腹子。到了他这一代,家族人丁不旺,已经没落了。

年轻的李陵从宫廷随从做起,因为精通骑马射箭,得到武帝赏识,认为他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就让他当骑兵总监,带领五千名勇士,驻防在酒泉、张掖。

李陵迫切想用战功,来重振李家门楣。

恰在此时,公元前99年5月,汉武帝决定对匈奴采取军事行动。

02

这一次领兵的,是贰师将军李广利,他将率领三万骑兵出酒泉,进击匈奴右贤王的根据地天山(新疆北部)。

武帝命李陵负责后勤物资。李陵坚决请求出战:

“我所带领的兵,都是勇士,力气大得可以擒拿老虎,射击必定命中,我愿带领这支队伍,前往兰干山(今蒙古境内西南戈壁)以南,分散单于的兵力。”

他太想独当一面了,而且只有上前线冲锋陷阵,才能快速挣来军功。也或者,唯有上阵搏击,才能不堕祖父的名声。

武帝说:“你是不是不愿意当别人的部下?这次发兵比较多,没有战马给你。”

李陵说:“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踏平单于的王庭(今蒙古哈拉和林市)。”

武帝很欣赏他的壮志,同意了他的请求。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改变武帝计划的关键人物:路博德。

武帝命强驽都尉路博德在李陵回撤时,半路接应。

路博德曾经随霍去病北征匈奴,立下战功,当过将军封过侯,打过岭南,战斗经验丰富。

要给李陵这位尚未经历战争大场面的后起之秀打下手,路博德很不情愿,就对武帝说:“现在匈奴草丰马肥,兵力强壮,不如等到明年春天,我和他各自率领五千人,一同攻打东西浚稽山(今蒙古境内)。”

武帝疑心病犯了,以为李陵胆怯后悔了,让路博德帮他说话,就非常生气,安排路博德从西河郡(晋陕陕谷一带)出发,去与公孙敖部会师(最终会师地点为涿邪山,今蒙古境内)。

也就是说,把李陵的援兵调走了。

武帝又命李陵:九月发兵,从遮虏障(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古居延海南)出塞,直到东浚稽山(蒙古戈壁阿尔泰山)南边的龙勒水,观察敌情,如果没发现敌兵,就返回到受降城(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并把情况用快马回报。

这是和李广利军团不同的路线。李广利出敦煌向西北,李陵出居延向北。

03

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出居延,一路向北,三十天后,到达了东浚稽山。他把沿路的地形制成地图,派骑兵陈步乐回长安禀报。

得知李陵带兵有方,兵卒死力效命,武帝非常高兴。

然而,此时形势却急转。匈奴单于亲自率领三万主力大军,把李陵团团包围。

李陵以军车为营垒,率兵在车阵外构筑工事,排兵布阵。

第一战:匈奴直接攻上来,李陵命令前排战士肉搏迎敌,然后返回战壕,等匈奴兵追上来,万箭齐发,匈奴兵急退,汉军追击,斩杀匈奴兵数千人。

单于震惊,重新集结八万余人,再次攻击。兵力悬殊,李陵只好南撤,边战边走。

第二战:数日后到达一个山谷,再次激战,汉军死伤惨重,斩杀匈奴兵三千余人。

之后,汉军改向东南方向走,沿着前往龙城(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的旧道,走了四五天,到了一个大湖边的芦苇地。

匈奴兵顺风放火,李陵先让士兵烧出一片空地,得以自救。继续南下,到达一座山下。

第三战:匈奴骑兵进攻,李陵带兵苦战,击杀匈奴兵数千人。

这一天,汉军生擒了一个俘虏,他供述说:单于认为这是汉朝的计策,引诱匈奴兵南下,怕是有埋伏,有退兵之意;单于的部下则认为,如果不继续追击,以后没办法号令下属国,更会被汉朝看不起,所以必须猛攻,如果再向前四五十里进入平地,仍然不能取胜,那时撤兵也不晚。

也就是说,出了山地,不远处就是平原,只要李陵军团能坚持到那里,就能摆脱匈奴追击了。

这个时候,汉军的处境更加险恶。匈奴人太多,每天苦战几十个回合,汉军仍然能杀敌两千余人。

过了几天,匈奴久战不利,又怕前有伏兵,决定撤兵。

眼见脱身在望,大家咬牙坚持,令李陵万万没想到的是,在这关键时候,军中出了叛徒。

04

有个叫管敢的斥候,因为受到校尉的欺负,偷偷投降了匈奴。

“没有后援,前面也没有埋伏,箭也用光了,先锋军只剩李陵麾下和韩延年的手下各八百人,武装还算完整,只要派精兵射击,就能击破。”

敌人已经知己知彼。

匈奴兵占据四周山顶,把李陵困在山谷,集中放箭,箭如飞蝗。

李陵军突围,再向南挺进,快到鞮汗山(今蒙古境内)时,边战边退,一天之内,射光了最后的箭矢。

此时,汉军还剩三千人。

李陵命令士兵砍下车轴辐条当武器,军吏拿上短刃,退入一个峡谷。

单于亲自堵在谷口,命人从山上滚下巨石,汉军死伤很多,无法再前行。

黄昏来临,寒风瑟瑟。李陵独自出营观察形势,返回来后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

手下劝他说:“可以以后再想办法回去。像浞野侯赵破奴,虽被匈奴俘获,但后来逃回去,陛下仍以礼相待,更何况威震匈奴的将军你呢?“

意思是,先投降,再找机会。

李陵说:“你别说了,我不战死,不是壮士!”

他下令砍断旗帜,把钱财珍宝埋在地下,叹息说:“再有几十支箭,就足够我们突围了,现在没有武器,只能坐以待毙,不如就此各自逃生,希望有人能冲出去,回去奏报天子。”

他让每人带上二升粮食和一块冰,约定逃出后到居延城会合。

半夜,他和韩延年带人突围。匈奴出动骑兵数千人在后追击。经过一番激烈拼杀,韩延年战死。

李陵“无面目报陛下”,投降。

此时,他距离边塞,只有一百余里。

士兵分散逃命。出塞五千人,回来的只有四百余人。

原本可以让李陵一战封神的以寡敌众之战,以他的投降划上了句号。

家族的名将之光就此熄灭。

李陵最后的结局_李陵_李陵的诗

05

这场战争虽然结束,但是后劲很大。

武帝听说李陵投降,大怒,责问大军初到匈奴时回来奏报的陈步乐:不是一切顺利吗?军士不是死力效命吗?怎么是这样的结果?

陈步乐心中害怕,自杀。

武帝又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比较客观地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认为他并不是真投降,只是等待时机再报效国家。

这番回答不同于其他官员,没有顺着武帝的情绪说话,武帝一生气,把司马迁处以宫刑。

武帝后来想明白,李陵兵团是孤军,没有救援,一年多以后,于公元前97年春,命令攻打匈奴的公孙敖想办法接回李陵。

公孙敖战败,回来后向武帝报告说:“李陵在教匈奴人练兵,以防备汉军,所以我无功而返。”

于是,武帝命人杀了李陵的全家。

后来,李陵质问汉朝派遣到匈奴的使者:“我以五千步兵横扫匈奴,孤军作战,因为没有救援才失败,哪里对不起朝廷了?为什么要杀我全家?”

使者说:“陛下听说你在为匈奴练兵。”

李陵说:“那是李绪,不是我。”

然后,李陵把李绪杀了。

自己经历一番苦战,杀敌无数,而投降只是权宜之计,却没想到害死了母亲和妻儿,李陵心中的悲痛愤恨可想而知。他对汉朝死了心。

单于对他非常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封他为右校王。

06

李陵最大的污点,并不是投降匈奴,而是投降后率匈奴军追击汉军。

公元前90年春,匈奴袭击五原郡(今包头)、酒泉,武帝派李广利、商丘成出兵。匈奴得到消息后,坚壁清野,全部北迁。商丘成兵团不见敌军,回撤。单于派大将和李陵配合,率三万骑兵尾随追击商丘成,转战九天后,不能得手才撤退。

胆小怕事是人性,为了活命,投降情有可原,而最为人不齿及痛恨的,是掉转枪头对准自己同胞的人。

这次追击事件后,李陵彻底回不来了。

然而,有了新妻幼子的李陵,在匈奴并不开心。许多年以后,他在写给苏武的信中说:

“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

他周围都是异族人,生活习惯不同,他不适应;没有亲朋好友谈笑,北地苦寒萧条,清早醒来,听到的是胡笳吹奏牧马嘶鸣,不知不觉就流泪。

他乡音未改,故土已难回。或者,他心中仍有恨有不平,回不得。

汉昭帝即位后,霍光、上官桀辅政,两人与李陵交好,便使人到匈奴”招降“李陵。此时在故人心中,他已经属于异国人了。

他说:“吾已胡服矣!”“归易耳,恐再辱,奈何!”“丈夫不能再辱。”

李陵最终决意留在匈奴。

在送别苏武归汉时,李陵作《别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这其中的雄心、屈辱、悲痛、心酸,是他对自己悲剧人生的哀叹。

他对苏武说:“异域之人,一别长绝。”

英雄末路。身败名裂。故国难归。

公元前74年,李陵病死于匈奴。

参考资料:《汉书》《资治通鉴》、百度百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