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成语“庸人自扰”,教科书上解释是错的,非指“平庸”而是古庸国

2023-11-04 09:25

“庸人自扰”,是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中的一个成语。

当年教科书及老师讲的是,“庸人”是平庸的人,没有智慧的人;“自扰”,就是自找麻烦,自己生事。

这个成语的意思一直被当作,平庸的人喜欢无事生非,自讨苦吃。多用于讽刺愚昧或神经过敏的人,是个贬义词。

其实,究其根本,这个成语里的“庸人”,指的并不是平庸的人,而是商周时期的古庸国人。

关于古庸国及这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牧誓八国之首的庸国

公元前1046年2月,约4.5万周朝联军在天还没亮的商朝宫城之外,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战前动员大会,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牧誓”。

牧誓完毕后,4.5万周朝联军一举击败17万商朝军队,开启了长达800余年的周朝。这一战,在历史上十分著名,称作“牧野之战”。

《尚书·牧誓》中记载,牧野之战前的牧誓时,共有八个部族参加牧誓,分别是: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这八个部族,其实都是商朝时期的小方国。

八个方国中,当时“庸国”实力最强,被排在第一位。牧野之战后,因庸国出力较多,被周王室正式册封,继续坐镇古庸之地。

由此看来,古庸国至少在商朝时期就已存在。这一论据,在殷商的甲骨文中也能看到。

在甲骨文一期卜辞中,有大量“敦庸”、“十月王敦庸”的记载,敦庸,就是伐庸、攻打庸国的意思。商朝在统治时期,为何频繁的伐庸呢?

文献记载,庸国最初位于中原的西南地区,大致位置在陕甘一带。后来在商朝的攻伐之下,庸国逐渐南迁,渡过黄河,来到荆楚之地。

庸国族人善战,文明发达,实力强大,在夏商时期就是西南地区的群蛮之首。

那时庸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艺,而地处中原的商朝没有,为此商朝时常攻打庸国,抢夺其资源。

有学者研究认为,商周时期的大量青铜器,几乎均出自庸国人之手。

正因为庸国人时常受到商朝王室的欺负,所以周朝兴兵伐商之际,庸国甘愿做第一波敢死队,为周朝效力。

西周时期,庸国由于地处西南荒蛮,不受中原地区邦国林立的地域限制,国力发展迅猛,疆域也空前辽阔。

最巅峰时期,庸国北抵汉水,西跨巫江,南接长江,东越武当。

其控制的地域面积之大,比当时的秦和楚都要辽阔,综合实力也超过秦和楚。当时位于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的“百濮”,都归集在庸国麾下。

《括地志》记载:“方城山,庸之都城。”《郧阳府志》记载:“方城东南有上庸山和上庸水,因以名县。”,由此可见,当时庸国也有都城,叫作“方城山”。

进入东周以后,也就春秋时期,随着楚国和秦国的相继崛起,庸国开始走向没落。到了春秋中期,庸国已沦为一个小方国。

后来,庸国在楚国的压力之下,开始向楚国称臣。即便如此,庸国人的内心并不服气。

庸国偷袭楚国,被灭国

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楚国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当时的楚庄王正在韬光养晦,闭关修炼,被称为“三年不鸣、不飞”。其实楚庄王正是在观察周边各方国的动向,以便加以打击。

楚国国内饥荒,民心不稳。庸国国君眼看形势不错,举兵东进,同时联合庸国的附庸国一起汇聚到“选”(今枝江)大举伐楚。

楚国危在旦夕。

楚庄王见势,派使者联合巴国和秦国,巴、秦两国应允,从庸国背后起兵包围,与楚国形成合围之势。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亲自乘坐战车到达抗庸前线,亲自指挥战斗,楚军以一当十勇猛无比,最后击败庸国,庸国宣告灭亡。剩余的庸国臣民继续南迁,逃避到云贵之地。

庸国本可以偏安一方,过着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谁知道他却要以卵击石,挑衅和攻打当时强大的楚国。

况且以庸国的实力,要是不等楚国喘息,一鼓作气拿下楚国也就是了。非要等到楚国找到援军,巴、秦合围,最后一败涂地。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表面上看,是庸国人招惹了楚国,最终导致了灭国。其实放之当时的历史背景,庸人的做法也没有错,他们的危机意识很强。

春秋时期,国内的大小方国超过200个,相互结盟、相互攻伐,正所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要是庸国不主动出击,等楚国解了国内的饥荒,依然会攻打庸国的。

只是历史从来都是“成王败寇”,选择没有对错,只有结果论英雄。

读者们,关于“成语‘庸人自扰’典故”,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