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

2023-07-25 07:54

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一般包括“土生土长的”艺术和吸收外来因素而后将其“化”为本族的艺术形式, 从而变成本民族的。民族艺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绘画

主要包括岩画、壁画、布卷或纸卷画。

2.雕塑

主要包括石窟、摩崖、泥塑、铸塑及其他雕刻。

3.工艺美术

主要以实用性且带着明显工技制作特色的美术作品为主,如工具器皿、织染刺绣、服装、饰品等。

4.建筑艺术

主要包括实用建筑(民居、桥梁等),文化性建筑(寺庙、塔、幢等),纪念性建筑(纪念碑等)。

5.肌体美术

主要以人的肌体为本体的创作艺术,也可叫人体装饰艺术,人体美术,有画身、纹身(纹面)等。

6.演艺美术

主要以面具为主的艺术形式,是绘画与塑制(包括雕刻)相结合的一种美术类型。面具主要用于宗教、玩乐、舞蹈、戏剧等演艺、祭礼、娱乐诸场合。藏戏面具、藏系佛教跳神面具、摊戏面具、巫师面具、壮族跳岭头面具、彝族火把节面具等极有特色。

7.书法

各民族书法艺术多姿多彩,自古名品颇多。除汉文书法外,还有藏、蒙、维、傣、彝、阿、东巴文等书法,书写方法、用具各异,艺术欣赏性强,风格各不相同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几千年来老祖宗遗留下许多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后人传颂并且不断的发扬光大。比如一些民族艺术类的手工类包括:剪纸、木偶戏、捏泥人等等。

文艺类包括:海南的琼琚、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安徽黄梅戏等等都属于民族艺术。

民间美术品种极多,且目的、用途各不相同,如有供赏玩的造型艺术,亦有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总的来说,可分为:

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面画等。

②雕塑。有彩塑(奇观彩塑、小型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

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制玩具、铁制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

④刺绣染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

⑤服饰。包括民族服装、儿童服装、嫁衣、绣花荷包、鞋垫、首饰、绒花绢花等。

⑥家具器皿。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铜器及革制品、车马具等带有装饰及艺术价值者等。

⑦戏具。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会造型等。

⑧剪纸。包括窗花、礼花、刺绣、刺绣花样、挂笺等。⑨纸扎灯纸。包括各种花灯、各种纸扎。⑩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食品。糕点模、面花面点造型、糖果造型等

亲,民族艺术很多的, 除了剪纸,像皮影戏、布袋戏、南曲、丝竹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诗、锣鼓乐、苏南锣鼓、浙东锣鼓、吹打乐、辽南鼓吹、山东鼓吹、民族管弦乐曲、傜族舞曲、民歌、号子、田歌、山歌、高原山歌、客家山歌、长调、信天游、花儿、小调、泥人、年画、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形态、佛教文化形态、园林、庙宇、宫殿、墓葬建筑、古代舞蹈、周朝雅乐、大舞、小舞、汉乐府、唐乐舞、彩带舞、武功、扇子舞、京剧、评剧、越剧、粤剧、花鼓戏、湖南花鼓戏、相声、歌仔戏、高甲戏、中国服饰、木雕、刺绣、陶瓷、剪纸、皮影、贴图、木板年画、木雕、刺绣、陶瓷、秧歌、小吃、服饰、民间风俗等 亲,这些都是民族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艺术有哪些?

中国的民族艺术丰富多彩

1、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年画、吊钱、剪纸、窗花、头花、空竹、对联、红纱灯、泥塑等。

2、此外还有最近几年挖掘出来的:苗绣,具有收藏价值的苗绣,一件上好的苗绣衣装目前在收藏市场的卖价已经超过万,普通级另帕勺苗绣价格则相对稳定,几百到上万的都有,依据刺绣的年份、工艺而定。

3、藏戏继承了藏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藏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藏族的音乐、舞蹈、诗歌、说唱以及杂技中的艺术精华,全被藏戏所吸收、借鉴,成为藏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精美的民间工艺有:木雕、刺绣、陶瓷、剪纸、皮影。古老的民族艺术有:戏剧、国画、贴图等。精美的民间工艺有木板年画、泥人。古老的民族艺术有皮影戏 。

扩展资料:

1、我国民族传统舞蹈。舞蹈是以人体有规律的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是激发人们生活情趣的艺术,情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是情感冲动的自然表现。

2、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每逢聚会、节日、果实成熟、狩猎成功、作物丰收、欢迎客人、婚姻喜庆时,都要举行跳舞活动,中国民族传统舞蹈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整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传达着民族文化的精神,透露着民族的审美心态。

3、我国民族传统乐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乐器,如: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为“绰尔”;东不拉亦称“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拨弦乐器。

4、我国民族传统歌谣 歌谣一般分为六类:动物类、植物类、自然类、童趣类、器具类和绕口令。歌谣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也非常普及,特别是在小学,许多教师把歌谣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来为教学服务。

5、我国民族传统折纸折纸手工艺在我国流传悠久,它是一门造型艺术,是对型的高度概括,使用尽量简洁的线条,生动地刻画所要表现的一门手工艺术。

民族艺术有:木雕、刺绣、陶瓷、剪纸、皮影.古老的民族艺术有:戏剧、国画、贴图等. 精美的民间工艺有木板年画,泥人 古老的民族艺术有皮影戏 精美的民间工艺有 木雕 刺绣 陶瓷 剪纸...

“宋明理学”这个词最早见到,是在偶然买的一本书《三松堂自序》上。当时,很为中国有这样一位诉说者而欣慰。因在该书中频繁提到“新理学”一词,于是又搜罗到另一本书,叫《三松堂学术文集》。正因为这本书,才知道了所谓“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至今,虽说一直没有系统读过朱熹的文字,但在偶读一点诸子或经典古籍之中,可以经常见到“朱批”“朱注”“朱释”的片言支语。

“中庸”为何物?

“中庸者”又为何等模样呢?

关于“中庸”或“中庸者”的古文原句之类解释,我个人已经数不清读过多少次了。此刻,再次面对如此一般性质疑,却依然不甚了然!

在学生时代,特别喜爱读习欧洲文史经典,从中略知关于德国的歌德其人,在他生前死后,都有过针对他个人品行的如此评说:“既是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国内,关于郭沫若先生,确乎也被人有着类似的看法。但作为后人,我们今天究竟如何认识和看待这样一种评说中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呢?对此,确实不是用一两句话,就能讲明白和说透彻的话题。

依照生活常识,或者遵循公共道德,任何人都可以言之确凿,并极力提倡,甚至大肆鼓吹,像“言行一致”“名副其实”“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一类的普世哲理和德行真谛。而且像这样一种公共舆论性宣扬,其本质上应该没有任何错误,尤其站在大是大非的社会真相面前,更应该大义凛然、观点明确、立场分明……关于这一点社会公众一致性道德规范,亦应毋庸置疑。

在中国历史上,具体在唐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曾有过一位世称“不到翁”的内阁大臣,其名字“冯道”。关于这个冯道,除了被当时和后人嗤之以鼻的官员品行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自己在日常言谈话语之间,竟然不乏公开或私下流传的许多自娱、自嘲、戏虐的荒唐话。所以这个冯道,便成了其身后的中国文化社会中惯常被用来比喻“左右逢源、绥靖妥协”的典型代表了。

  其实,如果说冯道在为人做事上根本没有原则性的话,那真是大错特错了。那么其类人物所恪守“原则”究竟又是何物呢?类似这样的疑问,不单是颇耐人寻味,而且也才是值得后人一再反思和深刻批判的玩意儿。

反观现实社会,凡名声地位雷同冯道者,即便不是不敢妄论,尚若公开议论之,大概也没多少人,真正找得到并能看得懂里面的真假虚实。然而,如若静观细瞧你我他加她的身旁周围,凡那一些在名声地位上,尽管难以比肩冯道,但在行为格调和举止做派(尤其处事原则性)上,却与冯道如出一辙者,真格的用比比皆是,一点也不为过啊!如此之景观,每每看在眼里,禁不住窃思和自疑:在我们四处高歌着文明与发展、理论与实践、理想与未来的一个泱泱大国和礼仪之邦,在时常看到、听到和想到的所谓传统美德、仁义道德、儒家理学,仪礼品味、人格尊严等等,与周边无法掩饰的事实真相之间,究竟孰是孰非、孰善孰恶、孰对孰错呢?

近代全球文明的高度,像“人人自以为是”已然成为最具个性化社会的时代显著特征了。因此,但凡文明发达的地界,也最常见到那些游荡各处的幼稚青少年们,时常因为没有“世故”负担,往往无所顾忌地大言不惭和直言不讳。像这种已经司空见惯的所谓文明时态和进步景象,或许可归入“童言无忌”的范畴吧。然而,在一个堪称文明社会里,如果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皆言而无忌”,那么起码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学道统之中,即使是合了情,也绝对合不了“礼”的。所以,我们现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某些方面来看,就是要在“与时俱进”之中,努力去寻找和确定“国家、集体、个人”不仅均能感觉到合情合理,而且又符合传统和时代礼仪的一种道德风尚和一种文明趋势而已。

什么是民族艺术?

 中华民族艺术,是指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包括过去存在民族与目前未定民族人群)共同创造的多元而又相互关联的艺术形式及其传承态势。

艺术,就是有意味的表现形式。精神探求,情感投入,审美特性,是艺术三要素。至于艺术分类,迄今还没有公认标准。各美学派别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在时间轴上越靠近现代的艺术分类,就越显繁复越具争议。这也正说明现当代艺术表现形式,借助科技与人工智能等诸多便利条件,越来越趋于叠合或交融态势。

  本着简明整合的原则,依据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将民族艺术分为两大类:表演艺术(民族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和视觉艺术(民族美术、摄影、书法等)。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等。

地方特色的民族艺术有哪些请简单介绍?

民族艺术一般包括“土生土长的”艺术和吸收外来因素而后将其“化”为本族的艺术形式, 从而变成本民族的。民族艺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绘画

主要包括岩画、壁画、布卷或纸卷画。

雕塑

主要包括石窟、摩崖、泥塑、铸塑及其他雕刻。

3.工艺美术

主要以实用性且带着明显工技制作特色的美术作品为主,如工具器皿、织染刺绣、服装、饰品等。

4.建筑艺术

主要包括实用建筑(民居、桥梁等),文化性建筑(寺庙、塔、幢等),纪念性建筑(纪念碑等)。

苗绣,具有收藏价值的苗绣,一件上好的苗绣衣装目前在收藏市场的卖价已经超过万,普通级另帕勺苗绣价格则相对稳定,几百到上万的都有,依据刺绣的年份、工艺而定。

藏戏继承了藏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藏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藏族的音乐、舞蹈、诗歌、说唱以及杂技中的艺术精华,全被藏戏所吸收、借鉴,成为藏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 音乐

贵州少数民族能歌善舞 , 传统音乐舞蹈丰富多彩。贵州各民 族音乐不仅类别多 , 而且各具特色。以下是贵州省一些主要少数 民族的歌曲简介。

1. 苗族

(1) 歌曲

苗族的歌曲可分为飞歌、游方歌、风俗歌、叙事歌、祭祀歌等几 种。 " 飞歌 " 是苗族音乐中颇富特色的体裁 , 多在山岗林野和田间 地头演唱。特点是音调高昂 , 气势雄浑 , 节奏舒广自由 , 旋律起伏 大。一些地区分男声飞歌和女声飞歌 , 并分为高腔和平腔两种腔式。飞歌题材内容极为广泛 , 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

(2) 乐器 苗族乐器最著名的要算芦笙。雷山县的排卡村和凯里市的新光村是远近闻名的芦笙制作专业村寨。其他有芒筒、唢呐、大号、 直箫、竹笛、口弦、古瓢琴、二胡、四胡、木鼓、铜鼓、皮鼓、大筛锣、大 锣、包包锣、大镣、小镣、木叶等。根据功能 , 苗族器乐曲目可分为 风俗仪式性和生活性两大类。前者由乐器组合 , 后者则多为独奏。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音乐 , 有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1) 歌曲

根据歌词使用情况 , 布依族民歌可分为布依语民歌和汉语民歌两种。

根据内容和演唱场合 , 可分为情歌、生产劳动歌和风俗歌等。

(2) 乐器

布依族的乐器有铜鼓、唢呐、 " 勒友 " 、 " 勒浪 " 、 " 笔管 " 、姊妹箫、 对箫、牛骨胡、葫芦琴、笛子、月琴、皮鼓、大锣、小马锣、芒锣、小钹、小镲、木叶等。其演奏形式有独奏、重奏、合奏、吹打等。

3. 伺族

(1) 歌曲 伺族以锦屏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两个方言区的音乐风格有很大差异。

A. 北侗

北部地区的民歌有山歌、玩山歌、河边歌、好事歌 ( 酒歌 ) 、伴嫁 歌等等。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对唱、互相盘歌的形式进行。玩山歌是青年男女交流思想感情、倾吐爱慕之情的歌。这种歌 曲曲调高亢辽阔、热情奔放、音域较宽、节奏自由而富于变化。好事歌是在酒席上唱的歌 , 曲调各地不尽相同 , 总的说来 , 旋律舒畅 优美。伴嫁歌是姑娘出嫁前一个月或更长的时间里 ,同房族、同寨 子的姑娘陪伴新娘时唱的歌。此外 , 孝歌也有一定特色。

B. 南侗

南部地区保留的侗族传统文化更为完整些 , 因而其音乐也就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一地区的音乐大致可分为大歌、小歌、礼 俗歌和叙事歌几种。大歌是歌队集体演唱的歌 , 其主要旋律在低 音声部 , 高音声部由歌头的加花变化而成。大歌的结构严谨 , 有较 为固定的曲式。大歌的种类很多 , 主要有鼓楼大歌、叙事大歌、童 声大歌、女声大歌、混声大歌等。多声部无伴奏大歌是侗族最具特 色的音乐形式 , 曾多次出国表演 ,蜚声海外。小歌的内容主要是情 歌。这类歌曲结构短小 , 歌词含蓄深情 , 曲子委婉缠绵 , 大都由青 年男女轻声慢唱。小歌分有乐器伴奏和无乐器伴奏两种。

(2) 乐器

侗族乐器主要有琵琶、牛腿琴、芦笙、侗笛、唢呐、二胡、锣鼓、镲、木叶等。演奏方式有独奏、伴奏和重奏几种。

4. 水族

(1) 歌曲

水族民歌主要分为双歌、单歌、调词、 " 诘俄呀 " 、儿歌等。双歌 分敬酒、祝贺、叙事性双歌和寓言性双歌。前一类双歌演唱时一般 是唱一首 , 和一首 , 歌首有两句固定的起歌和声 , 歌尾也有两句颂 扬性的衬和。演唱开始时 , 演唱者举杯或持筷在席上晃一晃 , 周围 的人们就不约而同地唱起起歌和声 , 歌的主体部分唱完时 , 众人又 默契地唱起衬和帮腔。单歌的每首歌词能独立存在 , 表达一个独 立的意思。声腔运用上 , 分为平腔和高腔两种。音乐节奏上 , 与其他歌种比较 , 相对自由 , 显得一板一眼 , 是水族音乐中比较古老的形式。

(2) 乐器

水族乐器有铜鼓、皮鼓、芦笙、唢呐以及二胡等。

5.仡佬族

(1) 歌曲

仡佬族歌曲主要有山歌、情歌、酒歌、婚俗歌、祭祀歌和儿歌等。山歌是在山坡田野唱的歌 , 内容广泛。歌词多为七言四句 , 节 奏明快。情歌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歌 , 其旋律婉转优美。酒歌是 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酒席上演唱的歌 , 节奏和旋律单纯古朴。

婚俗歌是在婚礼上演唱 , 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祭祀歌是在逢年过 节祭祀祖先时演唱 , 其曲调可以说是口语语音的夸张性延伸 , 朗诵 性比较强 , 无恒常节奏。仡佬族儿歌节奏活跃 , 感情质朴。

(2) 乐器

仡佬族乐器有芦笙、唢琐呐、锣鼓、泡木筒、木叶、箫、笛、月琴、二胡、四胡等。

6. 土家族

(1) 歌曲

土家族歌曲有山歌、打闹歌、风俗歌、祭祀歌、哭嫁歌、劳动歌、

" 溜子乐 " 等。山歌内容丰富 , 感情朴实。打闹歌也是山歌的一种 , 因演唱时用锣鼓伴奏 , 故亦名 "薅草锣鼓 " 。打闹歌是在薅革时为 了减轻疲劳 , 鼓动情绪时演唱的歌。一般由两人演唱 , 有时领歌 , 有时对唱 , 有时参加劳动的群众也帮腔。两个歌师紧跟在薅草队伍后面 , 一人敲锣 , 一人击鼓 , 哪里薅草落伍了 , 他们就追到哪里 , 边敲边唱。有时在唱前增加一些诙谐数板 , 称为 " 喊口号 ", 使气氛 更加活跃。打闹歌旋律热情高亢、质朴自由 , 高音、长音较多 , 曲调 悠长宽广。劳动号子和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音乐中具有浓厚特色的 音乐形式。劳动号子有多声结构特点。一种是一领众和的二声部 结构 , 一种是加副领唱、双领众和的三声部结构。后者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对比式复调织体 , 是我国民间合唱中比较有特色的复调音乐。

(2) 乐器

" 溜子乐 " 是土家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打击乐。基本乐器有小锣、大锣、钹、堂鼓等。传统曲牌有上百个。土家族乐器有唢呐、二 胡、箫、月琴、包包鼓、小镲、鼓等等。由八人用八种乐器演奏的 " 八音 " 独具特色。其乐曲往往也由八个小曲连缀而成。

7. 彝族

(1) 歌曲

彝族民歌有以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为内容的 " 曲谷 ", 用汉语演唱的歌曲 " 霎叉 "( 汉歌 ) 、婚事歌、丧事歌、叙事歌、 " 毕摩 " 歌以 及儿歌等。曲谷的演唱形式以独唱、对唱为主 , 也有齐唱和简单的 二声部合唱。女声多用假嗓 , 男声多用真嗓。 " 霎叉 " 的歌词主要为 汉语 , 歌词结构和韵律特点均与贵州汉族山歌一样。婚事歌即婚 礼上唱的歌。因演唱角色和歌曲内容的不同 , 曲调和旋律特点也 不同。丧事歌类似汉族的孝歌 , 有独唱、对唱等形式 , 曲调简单 , 多 属说唱式 , 有的曲子仅为一个乐句的反复 , 情绪比较低沉。叙事歌 旋律起伏较小 , 结构简单 , 大多为一两个乐句的无限反复 , 只有少 部分曲子是旋律较强的多乐段结构。 " 毕摩 " 歌是宗教职业者 " 毕 摩 " 在祭祀仪式上演唱的歌 , 其旋律起伏小 , 近乎吟诵。儿歌的曲 调与大人唱的 " 曲谷 " 等相似 , 但其节奏更加明快 , 而结构短小 , 语言生动。

(2) 乐器

彝族乐器主要有唢呐、月琴、二胡、锣、鼓、钹等。

8. 其他少数民族

瑶族、壮族、白族等民族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 , 丰富 了贵州的音乐文化宝库。

( 二 ) 舞蹈

贵州各民族舞蹈种类很多 , 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 苗族 ,

在苗族中 , 芦笙舞是一种流行最广最具特色的舞蹈形式 , 除铜 仁地区外 , 其余地区均有流行。芦笙舞多在节日中表演 , 以集体舞 为主。黔西北的芦笙舞除集体舞外 , 也有一人或数人表演的。有的 芦笙舞表演者能做出许多惊险的高难度动作 , 集舞蹈、杂技、体育 和音乐为一体。鼓舞也是苗族中比较流行的舞蹈 , 尤其以松桃一 带的花鼓舞最为著名。有男子舞、女子舞、男女混合舞、单人舞、双 人舞、四人舞、八人舞等形式。从乐器数量看 , 则有单面鼓、双面 鼓、四面鼓等。舞姿可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台江反排木鼓舞 的动作热情奔放 , 被誉为 " 东方迪斯科 " 。丹寨的 " 锦鸡舞 " 也很有 特点 , 这是一种男女混合的集体舞 , 数名男青年排成数行在前面吹 芦笙做引导 , 数十名乃至上百名青年妇女排成长蛇阵紧跟其后 , 沿 逆时针方向转圈 , 边转边舞。舞蹈以脚步动作为主 , 腰膝自然摆 动 , 双手则垂直放松于裙边 , 舞步舒缓有致在独具特色的服饰的 衬托下 , 整个舞蹈就犹如锦鸡觅食 , 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 , 在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的一些苗族地区 , 还流行板凳舞、铜鼓舞等。

2. 布依族

布依族的舞蹈有模拟鸟类和兽类为主要特征的鸟兽舞 , 有在祭祀仪式上表演驱邪逐魔、祈福禳灾的祭祀舞 , 还有表现生产、生 活、斗争以及风俗等的民俗舞等等。其中 , 祭祀类的舞蹈占有较大 比重。如《铜鼓刷把舞》、《回旋舞》、《转场舞》等都是在丧葬仪式上 表演的。布依族舞蹈以男女共舞为多 , 表演人数大多为偶数。舞蹈 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道具在舞蹈中的普遍运用 , 构成了布依族舞蹈的显著特征之一。

3. 侗族

伺族舞蹈有" 多耶 "、芦笙舞、舞龙、舞狮等。" 多耶 " 主要流行于从江、榕江和黎平等地。 舞蹈时 , 或男或女 , 或男女混合 , 围成圆 圈 ,手牵手 , 踏着整齐的步伐边跳边唱 , 同时甩手为拍 , 气氛热烈。 芦笙舞由舞者自己吹芦笙伴奏 , 多为集体舞 , 人数多时可达上百人。也有的是独吹独舞。芦笙舞可以模仿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 模仿人和动物的动作 , 表现力很强。侗族中还有一种较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龙喘〃。表演时 , 青年男女分成两路纵队 , 先由外向 里绕 , 再由里向外旋 , 盘成螺圈状 , 犹如长龙迂回。舞龙和舞狮多 在春节期间举行,与其他民族的舞龙、舞狮大同小异。

4. 土家族 ' 、

土家族舞蹈最著名的是摆手舞。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开展表演活动。这是一种集体舞蹈。表演时 , 由一善舞者带领众舞者围成圆圈,边走边舞。圆圈中央由一人负责鸣锣击鼓,起指挥和伴奏的作用。摆手舞可以表现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 舞姿矫健、粗犷、豪放。祭祀舞蹈八宝铜铃舞也富有特色。这是土家 族宗教职业者 " 梯玛 " 主持向祖先 " 解钱 " 仪式时表演的舞蹈。分坐 舞和立舞两种 , 动作古朴。此外 , 土家族还流行梅山舞、跳马舞、龙 灯舞和蚌壳舞等。

5. 彝族

彝族舞蹈有在婚礼期间表演的 " 阿妹凯 "( 姐妹歌舞 ) 、丧礼期间表演的 " 肯合贝 "( 也称 " 铃铛舞 " 或 " 跳脚 "), 反映生产劳动的 " 撒荞舞 " 、 " 栽小麦〃以及儿童舞 " 阿西里西 " 和节日舞 " 钻龙门 " 等。同 一类的舞蹈在各地有不同节目和表演形式。例如 ," 阿妹凯〃' 就有流行于毕节、金沙、大方一带的 " 诺奢借 "( 蟋蟀舞 ), 流行于毕节、金 沙、大方、纳雍、威宁和水城等地的 " 毕叔累 "( 裹草席舞 ), 流行于威 宁、赫章一带的 " 署谷署谷谷 "( 围圈舞 ), 流行于盘县、六枝一带的 " 跳脚 " 等等。不同节目的风格也有差异。总的来说 , 彝族舞蹈的节 奏明快、粗犷刚健。

6. 仡佬族

仡佬族舞蹈有踩堂舞、酒礼舞、龙灯舞和狮舞等。踩堂舞是丧礼期间在停放灵枢的堂屋中表演。届时 , 由 3 人或 4 人分别吹芦 笙、摇铃、打钱杆、舞练刀做前导 , 边跳边唱 , 众人手拉手在后面鱼贯而行。舞时身体微屈 , 来回跳跃 , 并且不断变换队型。酒礼舞在 婚礼上表演 , 表演时 , 领舞者执手帕带领众舞者在屋前场地上围成圈 , 沿逆时针方向边唱边跳 , 气氛热烈。

7. 水族

水族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斗角舞等。铜鼓舞主要在婚丧嫁娶和节日庆典等场合表演。这种舞蹈可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内 容。舞者随着铜鼓和皮鼓的鼓点 , 或踏着刚劲的大步 , 或急速旋转 跳跃。场面既壮观热烈又典雅古朴。斗角舞一般由 10 个人表演 , 其 中 5 个人吹芦笙 ,5 个人吹共鸣的芒筒伴舞。另有 5 位头插雉尾 , 腰拴白鸡毛裙子的姑娘作舞伴随着节奏配舞。吹奏小芦笙者作前导领舞 , 吹中芦笙者紧随其后。这种舞蹈在开春至秧苗抽穗期间停歇。

8. 瑶族

瑶族舞蹈主要有猴鼓舞、打猎舞和长鼓舞等。猴鼓舞瑶语称 久格朗 ", 在丧礼上表演。届时 , 场中央竖一齐肩高的大木鼓 , 场 地一侧悬挂几面铜鼓。表演者模仿猴的动作不停地跳跃击木鼓 , 同时 , 一些人轮流上场敲打铜鼓助兴 , 其节奏与舞姿相合。打猎舞 瑶语称 " 孰久 ", 也是在丧礼上表演。有打熊舞 , 打猴舞、打山羊舞、 打野猪舞等 , 表现的是打猎场面。长鼓舞是一种喜庆舞蹈 , 主要表现生产劳动和制造木鼓的场面。

9. 毛南族

毛南族中也流行猴鼓舞。

( 三 ) 戏剧

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地上 , 有许多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 黔剧是贵州家乡剧 , 全省人民非常喜爱 , 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大型歌舞剧《蔓萝花》等曾被拍成戏曲影片 , 还有花灯剧《七妹与蛇郎》等也享誉省内外。我省各地活跃着 4000多个业余艺术表演团体。其中有芦笙队、唢呐队、歌舞队、杂技队、八音队 , 还有花灯队、地戏队、傩堂戏班、布依戏班等。他们的节目和剧目大多自编自演 ,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 还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

贵州少数民族戏剧 , 有巫术色彩较浓的傩戏 , 有从汉族中移植过来的花灯戏 , 还有综合性较强的布依戏和侗戏。

1.傩戏

贵州好几个民族都有傩戏。傩戏大致可分为巫傩和军傩两大类。

(1) 巫傩

在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均有流行这些民族中的巫傩大致可分为以黔东、黔北一带土家族、仡老族等民族中流行的傩坛戏、荔波布依族中流行的 " 生育傩储 " 和威宁一带流行的 " 撮泰吉 " 。

(2) 军傩

军傩流行于安顺市和贵阳市一带 , 是明代 " 调北征南 " 的明朝 军队带入贵州的。开始时流行于军队中 , 是一种练兵习武活动。后来逐渐变成民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娱乐活动 , 并传入布依族和仡佬族等民族中。因不搭戏台 , 在平地演出 , 故也称 " 地戏 "; 因有宗教色彩,故也称 " 跳神 "

地戏的演出是在农历正月进行的。其演出也有酬神的性质,但是巫的成分比巫傩大大减少 。戏的剧目多为武戏 , 表演正史故事。主要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队《五虎平西》和《精忠 传》等。演出时须带面具。比起傩坛戏面具的狰狞和怪异来 ,地戏面具就显得要亲切和蔼些。

2. 花灯戏花

灯戏是广泛流行于汉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其突出 特征是手不离扇、帕 , 载歌载舞 , 唱与做紧密结合。明王朝 " 调北征 南 " 、 " 调北填南 " 后 , 随着大量汉族移民的到来而逐渐传入贵州 , 并 被一些少数民族吸收 , 经过一定的民族化改造 , 成为本民族的戏曲 艺术形式。 ;

贵州少数民族中 , 流行花灯戏的主要有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 , 其中尤其以独山布依族花灯和黔东一带土家族花 灯最为有名。

独山花灯与江西的 " 采茶 " 、 "弋阳腔 " 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 并吸 收了广西壮族的彩调艺术。早期的独山花灯以歌舞为主 , 剧目有 《踩新台》和《灵官扫台》等 , 后来逐渐出现了戏剧剧目 , 如《槐荫 记》、《红灯记》和《还魂记》等。独山布依族花灯道白唱词主要为汉 语 , 同时也用布依语。

" 黔东土家族花灯系明代从江南一带传入。在原有花灯的基础 上 , 土家族民间艺术家们融入了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 分 , 形成了自已的特色。黔东土家族花灯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 民间传说。主要剧目有《征东》、《征西》、《红灯记》、《八仙图》和《关 爷点兵》等 o

3. 布依戏和侗戏

布衣戏和侗戏是贵州少数民族中流行的综合性、娱乐性、功能性更强的戏剧艺术形式。

(1) 布依戏

布依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 发源地在贵州与广西交界的册亨、 兴义和安龙等地 , 布依戏的产生是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广 西壮戏的有益成分而逐渐形成的。由于各地情况的不同 , 布依戏 在各地形成了一定差异。册亨布依戏有演有唱 , 而兴义巴结和安 龙甘河的布依戏则取坐唱形式。

布依戏的剧目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移植汉族剧目 , 二是根据布依族民间故事进行改编。

(2)侗戏

19 世纪初 ,侗族歌王吴文彩根据汉族戏剧 ( 主要有桂戏和花灯 ) 创立了侗戏。侗戏主要有生、旦、 净、丑等行当 , 第一种行当一上场都先自报家门 , 唱时须面对观众。

侗戏班一般是一村一个 , 也有的村按族姓、鼓楼为单位建立侗戏班。侗戏班原只有男性 , 新中国建立后开始有女演员。

侗戏剧目主要取材于三个方面 : 根据汉族传书改编 ; 根据侗族民间故事改编 ; 社会现实生活。

古老的民族艺术有哪些?

1、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其它比较流行的剧种:昆曲、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豫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

2、书法

中国的书法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它不仅是表达观念的符号,更是表情达意的形态。

中国书法以毛笔、宣纸、墨和石砚为工具。书写者使用毛笔,蘸取在砚台中磨研适度的墨汁,在宣纸上书写。

中国书法起源于汉字,而象形则是汉字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它与绘画一样是以客观物象为依据生发出来的,因而中国书法与中国传统绘画有着一种血脉相通的联系。

3、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期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导迎及巡幸乐、宴乐。

4、绘画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住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

5、服饰

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这一传说可以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艺术列举几个?

(1)壮族的木楼:半栏房以一开间为楼房,楼上住人,楼下放牛羊、农具等,另一间为平房,平房多为三开间。这是当今壮族住房的主要形式。

(2)傣族的竹楼:粗竹子做房子的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所以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3)蒙古族的蒙古包:蒙古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

(4)、民族服饰。 蒙古族: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6条关于民族艺术的问题「民族有哪些民族艺术?」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民族艺术研究杂志的内容请站内查找。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