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一模看排位,二模看成绩!查分后记得这样做助力高考

2023-05-14 08:02

高考前的三次大考有意义吗?当然有!一模看排位,二模看成绩,主要原因有:

一模正值一轮复习结束的时间点,有些同学复习进度较快,成绩和排名自然高一些,这些同学大多数在平时也保持着自己的复习节奏的进度,对高考也会更加重视,其他同学要想后来居上并不容易。

有过一模的经验,学生二模发挥更加稳定。学生经历了一模考试,对自己整体水平有比较清晰的认知,第二次模考时,学生心态上会更好,能发挥出自己真实水平。

三模的难度与高考相比略低,所以成绩的参考价值并没有前两者高,考得好与不好都不要灰心。

高三不只是跟同学竞争,更是跟自己的一场比赛。

考后如何分析试卷?

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及。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用书面表达。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

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所以,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

对此,学生要首先做到心中有数,下面小车将做详细探讨。

稳扎稳打九字诀:马上写,及时析,经常翻。

(1)马上写:首先,学生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请教老师或同学,详细写出正确过程和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2)及时析:及时写出对试卷的分析内容,包含以下两步:

①综合评价,即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在纠正错题的基础上,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二是: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三是: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学生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学生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学生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3)经常翻: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保存。积累多了,可以装订成册。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通过考后试卷分析,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收获:知识上的查漏补缺;注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调整;分析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是否成正比;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考后注意要点

1.明确定位

山东省部分市二模考试已经结束,同学们要给自己定个位,因为不同基础的同学有不同的复习方法,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来说,每次模考后是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把主要的精力全部用来抓基础知识,像一些难题,该舍弃就舍弃,趁着新一轮复习,建立好自己的知识体系,攻克中档题,高考前也能进步不少,基础型学生的对手就是上一秒的自己。

对于中档学生来说,是重新验证自己过往学习状况的机会,也是查漏补缺的关键阶段,同时,在弥补漏洞之余,也要趁机巩固基础,将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到滚瓜烂熟的程度,保证自己在基础题和中档题上的得分率。

对于相对较为优秀的学生来说,要有自己独到的复习计划,谨防“吃不饱”的现象,因为一般学校的教学计划是侧重于平均水平的,在此基础上,优秀学生需要有自己独有的努力方向,比如说,为了让自己更有把握考上顶尖名校,可以做好自主招生考试的备战工作等等。

2.明确目标

学生必须先要明白自己想要进哪一所或哪一个档次的学校,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独有的复习计划。

不同的大学决定了不同的录取分数段,也就决定了学生现有的分数和录取分数间有多少差距需要填补,也才能决定是否要参加自主招生,以及具体的复习计划应如何制定等。明确的目标会让你学习起来更有方向感和动力。

很多同学的心态是“我先学着,等到看看学成什么样再决定报什么学校”,这样的心态缺乏明确的方向和动力,是很难在分数上有所突破的。

3.细化具体操作办法

如果只有一个宏伟的目标而没有切实达到它的途径,那么这样的规划是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的。

比如说,一个学生的高考目标是650分,在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时,需要在自己的规划中将这个分数分解细化下去,比如--650分这个分数具体分解到各科应该分别是多少分?

★ 我的哪个科目较强,可以多分摊一点分数?

★ 我现有成绩和这个目标差多少?

★ 这个差额分摊到各科,我每一科应该进步多少分?

★ 这些分数应该落实在哪个知识模块?哪个题型?

★ 哪一科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 应该给每科分配多少时间?

有了这样的一番思索,这个目标才有了一步步去实现的可操作性。

除了以学科、知识点去分解目标外,同样也要注意按照时间为界,制定短中长期目标,比如月考、期中、期末分别要达到什么阶段性成果等等。

4.一定要做好试卷分析

(1)分析错题

看看试卷中哪些题目做错了,这些题目错的原因是哪里,错在哪个环节?是粗心还是概念不清,或者对某知识点只是个了解并不能理解?哪些题目不会做?是时间不够,还是本身题目难度超出自己水平,同时把错题、不会的题抄在错题本上面,再按题型分个类,按错误原因归类,有空时,把错题本拿出来,翻一翻、看一看、想一想,改正错误就是我们获益的良机,也是我们成绩大进步的契机。针对问题 重点突破。针对一模中出现的薄弱点问题,学生需要多做题、多思考、多总结。

(2)不留盲点和后遗症

将试卷上的题分析透彻,并找到试题背后考察的知识点。而不是考试完就算了,每一次的考试都要认真对待,虽然题海战术不失为一种备战提分的方法,但是弄懂一套试卷,比单纯的做十套题的收获要大得多。

(3)总结优势,学会寻求外力找到自己的优势

有问题要对症下药。没问题,学习也可以用自己的优势事半功倍,自习效果特别慢的学生就别再自学了,有问题就抓住自己身边的资源,这个问问,那个问问,效果要好很多。

(4)不去过分在意分数

虽说高考是以分数论英雄,但是模考成绩并不代表高考成绩,高考前努力冲刺,提高一百多分甚至更高的分数的人,大有人在,不能因为一次一模考试考得不好就心灰意冷,或者考得好了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艺联整理

高考规划请关注:艺联微信公众号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