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2023-02-08 12:12

开国元帅徐向前,一生历经坎坷,不畏艰难,英勇善战,他的为人像他的名字一样:向前、向前、向前。

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五台山下。红军时期,他奋战于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抗战时期,他先是在太行山,随后来到冀南,发动抗日军民平原造“人山”。去世后,他遗嘱把骨灰撒到生前战斗过的大山中。

作为一路大军的统帅,他带出了无数战功赫赫的将军,但徐向前却从来不立任何“山头”。

人们爱戴他、敬佩他,他的思想、风范、功勋和品格,将永存于万壑群山中。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

永安村村子边,就是滹沱河。河的另一边,是阎锡山的老家河边村。

五台县以五台山得名,巍巍的五台山更是五台人的骄傲,无论走在哪儿,都会自豪地说“五台的呦!”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山西五台山

徐向前,最初叫徐象谦,小名叫银存,那是奶奶的愿望,希望徐家和小象谦能够存下许许多多的银钱,以改变这个贫穷家庭的面貌。

因为家里贫穷,徐向前直到10岁才进入私塾学习,之后又到沱阳学校读了两年高等小学,接受了初级教育。但是到15岁时,徐家的经济条件越来越不好,无力负担学费的徐家只能让徐向前回家干农活。

徐父想为儿子谋个出路,就托人给徐向前在河北阜平县找了个当学徒的活计干。那里离家足有200多里,16岁的徐向前踏上了离家谋生的道路。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故居

两年后的一天,徐向前偶然从家信中得知,山西省城太原办了一所师范学校,考取后读书、吃饭、住校都不用花钱。徐向前在迷茫中毅然决定报考。凭借过去打下的文化底子,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计”竟然顺利考取了山西师范学校。

这所学校,正是割据山西的军阀阎锡山所创办的,从这方面来讲,阎锡山可谓是徐向前的“恩公”。但阎锡山不知道,他精心培养、寄予厚望的学生中,就暗藏着自己38年割据统治的终结者。

阎锡山对学校倾注了心血,不惜本钱,学生进行军事化管理,穿军服、打绑腿、扎皮带,除了文化课,还上军事课,参加野外军事训练。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旧址

开学那一年,正好赶上“五四运动”,读书、看报,使徐向前懂得的事情越来越多。兴许是从小受苦受难,他从心里向往俄国那样的革命,希望建立中国自己的“劳工政府”。

徐向前常跑图书馆,他从书报中渐渐了解到了什么是“无产者革命”,布尔什维克、苏维埃这些名词,像是一团火花,点燃着他的心。

在山西国民师范两年学业结束后,徐向前被分配到阳曲县太原第四小学,成了一名教员。但一学期刚过,因与蛮横的校长顶撞了几句,徐向前收到了校方的辞退信。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彷徨之际,徐向前听兄长谈起,南方的国民革命军要筹建一所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正在上海招生。徐向前听说学校是孙中山办的,就约了几位同学一起坐火车去了上海。

经历了上海的初试和广州的复试,徐向前顺利通过,1924年5月,他正式成为黄埔第一期的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遇,让徐向前从此走上了戎马生涯,开启了职业军人之路。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一心要抓住枪杆子,每周都要找学生谈话,从中选择“可塑之才”,充作自己的心腹爱将。

轮到徐向前被叫去谈话时,其貌不扬、少言寡语的徐向前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青睐。

徐向前没能成为蒋介石的嫡系。蒋介石也不曾想到,这个没进入他法眼的学生,多年后将令令那些所谓的嫡系在“剿共”中铩羽而归,而自己将出十万大洋悬赏他的首级。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在黄埔时,徐向前在懵懂中,曾经按照学校要求“自愿”填了一份国民党的入党申请,成为了国民党员。

1927年3月,在蒋介石即将背叛革命,掀起反革命政变的前夜,经过人生道路的慎重思考,徐向前却毅然加入中共,这种关乎生死存亡的勇气,见证了信仰的力量。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徐向前辗转在上海找到党组织,受命到广州担任工人赤卫队第六联队队长,筹备参加广州起义。

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爆发,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发动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三次重要起义,但是很快遭到失败。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黄埔时期的徐向前

败走羊城后,撤出来的1400余人的起义部队编为红4师,徐向前任第10团党代表,后任师参谋长,他随着队伍进入莲花山,上山打游击。

师长叶镛牺牲后,广东省委任命徐向前接任红4师师长,他昼伏夜动、短促突击,艰难地维持了这块红色地域。

但由于敌人的疯狂围剿、加上缺衣少粮,队伍还是一天天减员,最后,徐向前身边只剩下几十人。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说:这里有山、有水、有野菜,一年四季还有天然的“热水澡”可以洗,红军就要是死里求生,在困难中发展。他这种不灰心、不气馁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着战士们。

1929年1月,按照广东省委要求,徐向前等人秘密撤出莲花山,经惠州到达九龙,并从九龙转入上海。

苦战莲花山,是徐向前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也是他走上革命道路后,与大山结缘的第一个舞台。正是在挫折中,他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1929年3月,徐向前转入上海。中央交通员告诉他,决定派他去大别山。那里已经有了一小块红色根据地,还有了一支红军队伍:红31师。

大别山,横卧在湖北、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绵亘数百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党中央十分重视大别山的革命力量,1923年这里就有了党的支部,山区人民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无数开国将领,就是大别山子弟,这里更孕育了著名的将军县“红安县”。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如果说井冈山是中央红军的诞生地,那么大别山就是红四方面军的摇篮。

“黄麻起义”后,工农武装组成了自卫军,后来改成红11军31师。当时,他们只有三四百人。

徐向前到大别山后,担任红31师副师长、师长,后升任军长,他带着这些大部分拿着大刀、红缨枪等简陋武器的农民,开始了艰辛的鄂豫皖革命之路。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充分施展他的军事才能,与敌周旋、避强击弱,把敌人从肥拖瘦,从瘦拖病,从病拖垮,在粉碎敌人的“围剿”中,一步步壮大自己的队伍。

红军从三百余人,扩充到七百人,到数千人,在取得了大别山红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歼灭战“双桥镇大捷”后,红军扩充到一万五千人,根据地人口也达200万。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正式成立,部队三万余人。徐向前出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由此一跃成为与朱德比肩的方面军统帅。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围剿”,徐向前指挥部队从1931年11月到1932年6月,相继取得了黄安战役、商城战役、潢川战役、苏家埠战役四个战役的胜利,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气的蒋介石撤了心腹爱将汤恩伯的职。

大巴山中的鄂豫皖根据地,面积扩大到四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余万,达到鼎盛时期。

但刚到达红四方面军工作的张国焘,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求红军“进到消灭敌人包围的时候”,徐向前不同意张国焘的意见,但被否定了。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红军时期的徐向前

1932年10月,蒋介石再次调集嫡系大军对鄂豫皖发动第四次“围剿”,又由于张国焘错杀了一批优秀的红军指战员,极大地削弱了红军战斗力。

除了红25军留下坚持作战外,徐向前带领14000余人,被迫撤出大别山。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走出大别山,徐向前的去处仍然是大山——大巴山。

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绵延在川陕鄂交界处的大巴山,经过两年艰苦奋战,到1934年8月,将盘踞天府之国多年的各路军阀一一打败,创建了川陕苏区,红四方面军发展到八万人,达到极盛。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寝食难安的蒋介石,将昔日这个没放在眼中的黄埔学生,当成了与江西“朱毛”一样的心腹大患,悬以巨赏:活捉奖十万元,献首级者赏八万元。

这一时期,徐向前的军事指挥造诣渐达炉火纯青,创造了围点打援、收紧阵地、飘忽战术,打赢了数不胜数的以少胜多、以少歼多的战役。

四年后,毛主席在他著名的《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还称赞徐向前开创的“收紧阵地”打法,“是弱军对强军在战争开始阶段必须采取的方针”。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1935年3月,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红四方面军奉命渡嘉陵江。

渡江没船,徐向前指挥部队在丛山密林中伐木造船、熔铁造钉,短时间内造出70艘船。他采取偷渡与强攻相结合的方法,多路突击,于1935年3月28日,一举突破嘉陵江,包围剑门关,这是红军史上唯一一次面对强大敌人还取得胜利的渡江战。

徐向前虽然是红四方面军的军事统帅,但是并不受掌管大权的张国焘的信任,反而备受猜疑。陷入苦闷中的徐向前,时刻渴望着与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红军相会。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早在8年前的1927年,徐向前刚刚入党不久,地下交通员就交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只有几个字:找毛泽东。徐向前委托了多位熟人,谁也不知道此时毛泽东的下落。

徐向前此时尽管与在中央苏区的毛泽东相隔千里,也无直接联系,但是他经常从国民党报纸或者中央交通员口中了解到毛泽东的情况,毛泽东的建党建军原则,也影响了他带领的红四方面军。

1935年7月21日到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会师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徐向前终于“找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郑重授予徐向前一枚红星奖章,表彰他的功勋。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对张国焘对党中央和毛主席搞的小动作,徐向前旗帜鲜明地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后来,张国焘一意孤行带跑了队伍,徐向前处处以维护中央利益为重。

迫于形势,张国焘后来不得不放弃南下计划,再次北上。此时,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已经在陕北站住了脚跟,徐向前十分高兴。

毛主席交给徐向前一个重大任务,执行宁夏作战计划。

由于种种原因,这次祁连山下的征战,竟成为一次“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悲壮西征,徐向前历经曲折,艰难跋涉,只身返回延安。毛主席安慰徐向前:“你回来就好。”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雕塑形象

当年未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的徐向前,经过许多不期而至的波折,从大别山、大巴山、祁连山,一路走来,终于以激流之势重归大海,归入毛主席麾下,奔赴抗日战场。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抗战时期,中央任命徐向前担任红四方面军改组而成的129师副师长。

徐向前回到山西老家,在熟悉的家乡作战,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响堂铺伏击战,毙伤日军400余人,击毁汽车180余辆。

此战,第二战区组织国民党军进行了战地参观,国民党第3军军长曾万钟握住徐向前的手说:“贵军如此善战,令人钦佩,可敬可贺!”129师师长刘伯承也道贺:“向前还是当年之勇,沉着果断。”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八路军时期的徐向前

毛主席审时度势,于1938年4月21日发出了开展平原游击战的指示。按照八路军总部和129师师部的安排,在太行山驰骋了半年之后,徐向前率领129师部分主力,跨越平汉铁路,向冀南平原挺进。

徐向前自从军以来,一直与大山作伴,此次到平原地区指挥战斗,他仔细研究了这里的地形、民情、敌情,总结斗争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平原“造人山”的理论,并把自己的思考写成了《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一文。

徐向前说:人民的力量是最伟大的,要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就必须把广大的人民造成“人山”。还说:不管什么样的山,都没有这样的“人山”好。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在冀南抗日军民的“人山”支持下,徐向前打击六离会等反动组织、政治瓦解伪军、收编各式地方抗日爱国武装,徐向前统帅的129师“路东纵队”扩展到1.85万人。

“人山”众志成城,平原游击战迅猛发展。徐向前提出了“会躲会藏会打”、“先击溃后收拾”等游击作战方针,空舍清野、让出县城、广设路障,拖着敌人四处兜圈子。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人山”保护着八路军,又阻挡着侵略者,1938年11月、1939年1月,徐向前率部两次击溃日军大规模的“扫荡行动”,累计歼敌6000余人。日军无奈,只能徒劳地空喊着一句:“消灭八路军,活捉徐向前”。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在冀南的“人山”取得重大成功后,党中央一纸命令,调徐向前到山东工作。至此,徐向前又与齐鲁大地、与沂蒙山区结下了缘。

山东战略地位重要,抗战初期,山东没有八路军正规军,仅有山东党组织发起的抗日武装。为了加强统一领导,至1938年11月,中央从各地陆续向山东派出了160余名军政干部,充实山东抗战力量。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1938年11月,党中央调八路军115师主力,从山西进入山东。1938年12月27日,党领导下的山东当地各支抗日武装统一整编成八路军山东纵队。

由于在山东的八路军部队和党组织,来源不同,中央于是成立位于115师、山东纵队之上的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被任命为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受命统一指挥山东和苏北的八路军各部队。

徐向前着手八路军在山东的统一建制,健全领导机构,实施整编整训,大力扩充兵员,到1940年上半年,山东纵队发展到5.1万人,115师发展到7万多人。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提出了“主力兵团正规化、地方武装基干化、党的领导绝对化、行动积极化、生活艰苦化、纪律严肃化”等一系列治军口号,用破袭战、麻雀战、伏击战等手段,相继取得了“孙祖战斗”、“大郝家伏击战”、“冶源战斗”、泰山“反扫荡”、抱犊崮反“扫荡”等战斗胜利,毙伤日军中将松井山村以下2万余人。

此后长期,国民党都将山东的八路军称之为“徐向前部”。国民党军鲁苏战区司令于学忠也说:“共产党的徐向前厉害呀。”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1940年6月7日,徐向前接到中央通知,准备参加中共七大,他走出位于沂蒙山区青驼寺的指挥所,踏上了重返延安的旅程。

一路返程,一路与敌人周旋,并参加了一些零星小战斗,经过两百多天的跋涉,徐向前于1941年元旦前夕才到达延安。得知徐向前回来了,毛主席随即在杨家岭住处接见了他。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由于七大迟迟没有召开,徐向前在延安一呆就是两年,1942年5月,徐向前被任命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43年,毛主席又亲自任命徐向前担任抗大校长。

抗战结束后,国内政治形势风云再起,徐向前请命再次到前线去。毛主席同意了他的请求,随后发布正式命令,任命他担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晋冀鲁豫军区由红军时期的红四方面军、抗战时期的八路军129师发展而来,这次,徐向前又回到了自己的老部队,他的内心是欣喜的。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当时,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即将率军区主力挺进大别山,内线作战的任务便交给了徐向前。

临别出征之际,刘伯承对这位当年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不无歉意地说:“留下的部队太少了,全靠你扩编和训练了。”

徐向前把地方武装、民兵、游击队整合,又动员了数万新兵入伍抓紧训练,组建了一个野战纵队,拥有了一支5万余人的武装。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将当年令蒋介石闻风丧胆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雄风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指挥这支由“新兵蛋子”组成的偏师弱旅,连打了临汾战役、运城战役、晋中战役,攻克多座坚城,创造了华北地区绝无仅有的运动战典范,再现了当年方面军统帅的风采。

取得这样的战绩,连毛主席都十分惊喜和意外,1948年9月,徐向前到西柏坡参加中央会议。

毛主席见到徐向前就问:“你们还不到6万人,一个月消灭阎锡山10万,搞掉他8个旅。你说一说,晋中战役是怎么打的?”

撒豆成兵,总能带出过硬队伍,这就是徐向前的本事。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1949年4月24日,围困半年之久的山西省城太原,被徐向前一手带出来的华北军区第18兵团攻克,阎锡山在山西38年的割据统治被终结,晋绥军这支清末民国以来的地方军阀武装,更是被徐向前彻底消灭。

这也是徐向前名将生涯的最后一仗。

1955年9月27日,中央在北京中南海隆重举行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徐向前被授予元帅军衔。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是我军最能打的将领之一,是集战略与战术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多次创造了红军战史上的歼敌记录。

红军时期的三大根据地,徐帅就参加创建了两个(鄂豫皖、川陕),拉起几百人就能发展成一直规模庞大的队伍,是我军最能发展根据地和带兵的专家。

其韬略、其带兵、其培养人才能力,世所罕见。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徐向前麾下的人才数不胜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李先念、胡耀邦,开国将帅有徐海东、王树声、许世友、王建安、王新亭、陈锡联、洪学智、王宏坤、陈再道、王近山、刘华清、聂凤智、秦基伟、周纯全、韩先楚、王必成等。

徐向前还当过抗日大学校长,可以说他的门生遍及全军,但徐帅从来不拉山头。

徐向前身为党和国家、军队的领导人,从始终把自己当成普通群众,他住在北京一处普通的居民胡同柳荫街里,许多不知情的群众都不知道他们的邻居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帅。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1990年9月21日零时21分,徐向前与世长辞。按照遗嘱,他的骨灰撒在了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太行山,与长眠在这里的战友作伴!

他是大山的儿子,用毕生的精力和血肉之躯,铸造了如高山一般伟岸的人格魅力与军魂。

徐向前的名字,将永远和高山一样巍然屹立。

徐向前:一生与群山结缘,去世后魂归大山,却终生不立“山头”

—全文完—

作者:百科号

@任微言卿

历史人物的深度分析

不为人知的历史秘闻

脑洞大开的经典解读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