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2022-10-11 10:29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自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古老封闭的清王朝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临近黄海的胶州湾因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多国的争夺对象,先有英国和沙俄对其垂涎三尺,随后德国也派“中国通”李希霍芬远赴中国调查情况,后者在给德国政府的密报中曾直截了当地指出:“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为实现侵占胶州湾的野心,德国在派人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也展开了一系列外交动作。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8月,德皇威廉二世亲访沙俄,双方就德国侵占胶州湾一事达成共识。同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理加略被义和团民打死,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曹州教案”。消息传到德国后,威廉二世喜不自胜,当即派兵前往胶州湾及胶澳(今山东青岛)。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11月13日,三艘德国军舰以“演习”的名义驶入胶州湾,毫无防备的清军甚至将其视作“友军”,于是前者在未费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就完成了占领目标。到次月中旬,德国增援舰队也赶到青岛周边,底气十足的德国人遂向清朝提出要“租借”胶州湾。与此同时,沙俄军队趁乱侵占旅顺,英法两国则分别派兵占领了威海和广州湾(今广东湛江)。

在德国一系列军事侵略和外交威胁下,清廷惊慌失措,被迫于次年三月和德国公使海靖签定《胶澳租界条约》,要求清朝将胶州湾租给德国99年,租期之内由德国完全管辖,同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两条铁路、在铁路沿线方圆30里内开矿。通过这一条约,德国不仅将胶州湾550平方公里的土地变为“合法殖民地”,还将势力扩大到了整个山东。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对此,日本国内极度不满。从“甲午战争”之后,俄、德、法三国出面干涉,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朝,令后者一直耿耿于怀,再加上明治天皇一直拥有称霸亚洲的野心,日本时刻都想要夺取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早在“一战”之前,日本就多次派人前往胶州湾刺探德军情况。

“一战”爆发后,北洋政府为求保存实力宣布“中立”,德国则因深陷战争泥潭自顾不暇,胶州湾便被日本给钻了空子。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8月15日,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八日内将胶州湾租地无条件交给日本,否则将采取强硬措施。23日,日本以未得到德国满意答复为由对德宣战。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就在同一天,德国政府向北洋政府发出急电,表示愿无条件地将胶州湾租地提前交还,可是却被北洋政府拒绝,理由是担心得罪日本。思来想去,北洋政府决定请美国出面接受,再转交给中国,却不料与日本穿一条裤子的美国对此请求置之不理。

日本宣战后,派海军与英国盟友严密封锁胶州湾,并从龙口登陆,不断向内地推进。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大总统袁世凯以晚清“日俄战争”为例,公开声明保持中立,将潍县车站以东的广大区域划作日德两国交战区,使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区”。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9月18日,第二批日军从崂山湾登陆,顺利占领胶济铁路全线,开始围攻重镇青岛。11月初,德国守军无奈投降,日军至此完成对山东的军事进攻。为将占领成果“合法化”并攫取更多特权,大正天皇嘉仁批准所谓的《对华交涉案》(即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在强大的军事威胁下,袁世凯以“我国国力未充,目前尚难以兵戎相见”为由,决定对条约内容予以承认。次年5月25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北洋外交总长陆征祥在北京签订条约,其中就有三项子条约专门针对山东。经过一番周折,日本终于将侵略山东的既成事实予以“合法化”。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27国代表出席会议。作为战胜国,北洋政府派时任外交总长陆征祥、外交次长王正廷、驻美公使顾维钧、驻比公使魏宸组、驻英公使施肇基5人组团参加。临行前,国内民众强烈要求代表团通过这一会议收回清末被列强所攫取的山东省一切权益。

1月28日,在讨论处置德国殖民地时,顾维钧郑重提出将胶州湾租地、胶济铁路及德国在华一切特权交还,但日本代表却拿出和袁世凯政府签订的《关于山东省事项之换文》等条约,坚持应将德国权益悉数让给日本,英、法、意三国在此事上积极支持日本。不过在此事上,美国的态度却非常微妙。由于担心日本独霸山东,美国于同年4月16日提出应将山东交给美、英、法、日、意五国共同管理。日本代表得知后强烈反对,并威胁要退出巴黎和会,美方代表这才悻悻作罢。

此地本是中国良港,却先后牵扯五国列强,解决时悄然埋下日后祸端

当中国代表团吃瘪的消息传回国内后,舆论哗然。畏于游行民众的压力,北洋政府将曹汝霖、章宗祥等卖国贼撤职罢免,但却在6月17日通电要求代表团在合约上签字,这一行径再次点燃了民众的怒火,各地的拒签运动此起彼伏。6月28日,是各国代表签订和约之日,留学生及海外华侨代表特地赶到中方代表团驻地,要求他们拒绝出席签字仪式。于是在当天下午,中国代表团缺席会议,并向各国政府致函声明保留一切与山东有关的条款。

由于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山东问题并未在“巴黎和会”上解决,一直拖到之后的华盛顿会议才得到解决。在英美斡旋下,日本同意归还山东主权,并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签订《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及一系列附约,但要求中国将胶州湾沿岸作为商埠开放、胶济铁路由中国花钱赎回、德国名下煤矿仍由日本开采。就这样,山东问题虽然“彻底解决”,但日本仍保留了诸多经济和政治特权,而这将在日后给近代中国带来无尽灾难。

参考文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欧洲国际体系中的霸权与均势》

热门